她。
或是感到崇拜、或是让她羡慕。
只不过,她一直没有出过声。
苏玉这几年在北京读书,凭自己的本事结识了很多人脉、慢慢地建立了她的专业领域的社交圈。
同时,自然有不少欣赏她、而她没有机会一一结实的后辈记住了她的名字,在努力追赶着她的步伐。
苏玉力所能及地照顾到每个人,帮大家排忧解难,但她没有表现过丝毫为人瞻仰的高傲架势,姿态总是平和的。
那天夜里,那个师妹在苏玉打车离开前叫住了她。
她的嗓音很轻软,天生细嗓,稍微大一点声音,嗓子都要疼的。
瞬间就让苏玉想到当时初出茅庐的自己。
“姐姐,好佩服你,在什么场合都能游刃有余。”
很少有人叫她姐姐,这个尊称比师姐更亲切一些。
简单的前后辈关系被拔高,苏玉看她的眼神也和蔼了许多。
她微笑着说:“什么叫游刃有余。”
师妹说:“你好像不会怯场,特别佩服。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外的比赛,还没开始我就已经紧张了,好怕思路跟不上卡住了,到时候什么都说不出来。”
那夜的冷风里,苏玉看着内敛的师妹,问她:“为什么选择进辩论队?”
师妹在这个问题里愣了愣,想了想,她说:“起初是因为有一点点喜欢,小时候就很喜欢看辩论,很崇拜有智慧的辩手,后来就想尝试着自己上。但我发现,有很多问题还是不太好克服,可能我训练得太少了吧。”
她说着,又以那般崇拜的眼神看向苏玉。
俨然是把她当成了榜样。
苏玉没有什么榜样的架子,只是告诉她:“其实呢,我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话都说不利索,不过当时很努力地锻炼自己的口才。的确,辩论不是谁都能打的,只有进入这个圈子,才看透这一点。虽然碰壁过,但是我没有放弃过,最初是想让自己的性格外向一些,后来发现,这种强者云集的环境能推着我快速成长。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不过没关系,结果是我所追求的,而幸运的是,我成功了。”
苏玉说出我成功了的时候,心中竟有一种守得云开的自如和豁达。
她总觉得,给自己冠以成功者的头衔是很虚的,因为没有人能定义成功究竟是什么。
而眼下,胜券在握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苏玉不光是自信,她此刻的心境已经是无比的坦然。
苏玉是跟小师妹一起回去的。
在路上,她接到程碧臻打来的电话。
对方问题比较生猛,上来就道:“和你的情侣名最近怎么样?”
“很和谐。”苏玉微笑。
“不负众望啊。”
“少贫啦。”
“明天什么辩题。”
“你认为,感情是培养出来的吗?”
苏玉念着纸上的字,开玩笑说:“又拿错持方了,其实我比较相信一见钟情——程老师有什么参考意见吗?”
程碧臻想了想,她忽然问苏玉,“诶,你知道追一个人最好的招数是什么吗?
苏玉还没回答,她自己接话:“叫做欲擒故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