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甄远道笑道,作为字画领域的文物修复专家,甄远道终其一生都在自己所在的这一领域不断钻研。

与青铜器这样的金属制品不同,字画的保存要远比其他文物更为艰难。

在这个领域,所谓的防潮防霉都是小事情。最为关键的还是画材本身的褪色和腐坏。

尤其是像清明上河图这种历经多年岁月的固化,其花枝上的纤维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韧性和拉力。

从修复师将画芯从背纸上揭下来开始,只要有任何意思的素怀,就会对画作的图景产生非常严重的破坏。

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人头,也可能是一辆马车上,甚至楼宇建筑中的一角。

这一点早在贾文嫣来到仙安市以前,她就有在课本上了解过不少有关清明上河图这类古画修复的艰难。

而且就算抛开修复师的技术不谈,古画存续多年,画面上难免存在一些模糊或破洞的问题。

在这种时候修复师,就需要尽可能找到与画芯在材质,颜色和厚度上全部保持一致的修复材料。

然而时隔千年,人们又能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找到一匹北宋时期的绢布,来将破损的画卷修复如初?

据贾文嫣所知,国博的修复方法,是通过故宫内所保留的一些非文物老卷来作为修补的素材。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素材未来必定会不断减少。

更何况哪怕是同一时期同一厂家出品的同一批绢布,也很难在岁月的侵蚀下,依旧维持类似的布面质感。

这已经不单单是修复师在技术层面能解决的问题。然而现如今国博竟然会在自己掌握有“绢布”库存的情况下,愿意将《清明上河图》送来仙安。

这绝对不仅仅是甄远道光靠“夸大”她的能力能换来的。

甄远道有胆量开这个口,就说明她应该已经掌握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点就是在修复素材上的优化。

一想到这,贾文嫣的眼神便开始不自觉地瞟向甄远道今早特意带过来的手提箱。

贾文嫣:“师傅,您的意思是这里面……”

“是我替你准备好的”老绢“。”

甄远道:“我这辈子学生不少,但真正记在门下的弟子,不过就你还有你在珞珈山大学的那两个院长。”

“作为我的弟子,你那两个院长分别传承了我的古籍分析和修复手法。”

“在旁人眼里我收你为徒的打算,应该是想要借由你的存在,去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但我本人其实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我的古籍分析和字画修复,是我从我师傅,也就是你们祖师爷那里得来的传承,而我要传给你的是我这些年来独自钻研出来的,用于古字画修复的\”造纸做旧\“技术。”

“造纸做旧?”

贾文嫣:“师傅您的意思是你今天带来的这套老绢,是您自己制作出来的?”

“是的,字画的修补材料一直都是我们这一行当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那几十年动荡时期的老人而言。\”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将更多的名作保留下来,我们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照顾到那些可以用于修复古书古籍的副本。”

“这一点哪怕是在国博,还有永安当这种传承多年的文物老字号,也很难拿出足够充分的备品。”

“即便眼下的我们还可以靠着库存的老卷来进行填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卷的个体差异只会越来越大。”

“我不想坐吃山空,也不想那些旷世佳作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提前在人世间覆灭。所以打从我得到你师娘家的赞助支持开始,我就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