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记住,学会了以后,对外不要说是我教你的,你要是实在感觉心里有愧,就说是从我失败的实验记录里总结出来的。”

贾文嫣:“不是师傅,咱……”

甄远道:“你能看到的对吧,代表文物的精灵……”

“文……师傅您在说什么?”

“不用和我打马虎眼,我虽然没有你还有你师母那样的眼睛,但和她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也多多少少了解到了一点儿关窍。”

“你那永安博物馆的精灵家族,应该就是博物馆文物的化身对吧。”

“师傅……”

“好了不逗你了,”清明“出来吧。”

贾文嫣:“清明?”

贾文嫣下意识地接过话茬,但这一回还不等甄远道回应,摆在他们面前的清明上河图便先一步发出了光芒。

【在那里逗弄小辈很开心吗?】

贾文嫣:“您是……清明上河图的器灵?”

【嗯哼,怎么不像吗?】

“不,不是我只是很好奇,老师您为什么也能……”

贾文嫣抬头看向漂浮在半空中的男**灵。

作为岁月金瞳的拥有者,她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像清明上河图这样,即便画卷存在破损残缺,也依旧能够保持“完整成年形体”的器灵。

一年半以来,为了能够从器灵那里学习到更多的工艺知识,她已经将仙安市各大博物馆内的器灵调查了个遍。

她自认自己对大多数种类的器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有一个相对比较棘手的特例。那便是文字书画类的器灵。

在她的统计数据里,仙安市内的各品类器灵都保持着一个相对平衡,但书画类的器灵却是个十足的特例。

它的数量仅仅只有其他品类的十分之一。

贾文嫣总结过,除了书画类文物的保存难度比其他文物更为艰难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人作品的内部竞争。

就好像同品类的工艺品间,最多只能诞生一只器灵一样,这些文人墨客的作品也存在一个非常明确的限制,那就是他们的代表作。

贾文嫣一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觉得这种机制非常的不公。

但后来见得多了便也理解了其中的原由。

工艺品诞生器灵的原因,是工艺品内所蕴含的技术和寓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内寄宿的是作者本人的灵魂与作品本身相结合的奇迹。

也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无论这个作者的作品有多少,都只有那一部代表其人生佳作的作品,能够有机会在世人的认可中诞生的器灵。

于是乎在如此苛刻的诞生条件,以及文学类作品在保存限制下,时至今日依旧能够以完整体现身的器灵真的寥寥无几。

哪怕贾文嫣逛遍仙安市所有的博物馆,也只是目睹了一些“幼龄化”,甚至干脆因为破损程度过于严重,而直接泯灭的存在。

所以当她看到清明上河图竟还能靠着一张“临摹本”保留完整真身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就是以为清明上河图应该是套用了类似焦尾琴那样的做法。

虽然清明上河图没有办法如焦尾琴那般以大量纺织品的方式供世人演奏。但清明上河图的知名度却是东煌所有画作中当之无愧的断层Top。

而且硬要说的话清明上河图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与普通人接触的机会。

就比如那鲜少见到有人真正完成的“上河图十字绣”。虽然有些生拉硬拽的嫌疑,但贾文嫣必须承认说那传说中至少需要耗费三年五载才能完工的十字绣,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到了大众深入了解这幅名作的机会。

只是甄远道又为什么能够看清这清明上河图的器灵呢?而且好像他们彼此之间还很熟悉的样子?

贾文嫣记得器灵不是不能离开本体太远吗?

甄远道常年定居仙安,这清明上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