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视频背景四角内的贾爷爷象征性地摆了摆手中的工具。

贾奶奶:“你放心你爷爷只不过是那几年没做,等到后来开放以后,咱们苏杭本来就是个适合做生意的地方。”

“我们当时也想着重新做这门手艺”

可在那个人们普遍追求实用的年代,哪有人有钱买这些东西。

就算官方允许,甚至强烈支持民族品牌创业,但咱家的这门手艺到底没有市场可做。

至于再后来等到你爸渐渐长大,周边环境也能支持玉石市场的时候,我们两个也早就已经不想再费劲儿去创业了。

第123章 土豪与财不外露加油

贾奶奶说到这时,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怀念却又释然的笑意。

作为当初那一切的亲身经历者,亲眼见证着贾家因为飞来横祸而家道中落的她,当然也曾像当初的贾爷爷那样,设想过要怎样让贾家重新崛起。

但偏偏那个时候的他们,是真的生活在一个对文化产业工作者非常不友好的年代。

哪怕后来一切平反,让他们这些“土财主”重新受到了尊重,也没有办法改变当时整个社会环境不适合经商的现实。

而等到再后来,当社会发展再次进入改革开放的爆发期时,贾家即便地处东南沿海这个优势区位,也没有再贸然跟进。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当时他们夫妇两个,已经孕育了属于自己的孩子。

当时的贾爸尚且年幼,好不容易让家庭生活从崩盘中稳定下来的贾爷爷和贾奶奶,实在没有勇气在那个时代放弃来之不易的生活去下海经商。

于是乎贾家也就这样错过了那个最适合发展的黄金期。

为此等到后来贾家平反,他们夫妇重新拿回祖宅的时候,他们也会时不时地去幻想,说他们当年若是狠狠心坚持去闯荡一下,是不是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贾奶奶甚至还问过贾爷爷,要不要趁着还“年轻”再去尝试一下。

但彼时的贾爷爷却早已看开。

十几年的艰难生活,让他非常珍惜眼下安宁的日子。

贾家的祖业虽然重要,但他真的不忍心让好不容易过上几天好日子的老婆孩子,再去经历过去那种随时可能“朝不保夕”的生活。

更何况当时的贾家已经经历过一次洗劫,在很多藏品被先后打砸,流落在外的情况下,贾爷爷深知就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让贾家重回当初。

所以后来做出决定的他便一门心思地扑到了厨艺上。

从国企的援建食堂,到后来单干的个人饭馆。

贾家就这样一路走到了现在。

几十年下来,就连他们老两口,都很少再去追忆从前。

就连贾爷爷,也是在上面帮忙平反,并后退还

老宅后才重新捡回了自己的手艺。

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他们的孙女,竟然会阴差阳错地因为一次“报考调剂”,而走上这一条他们的老路。

为了孙女的未来,已经多年未碰家传手艺的贾爷爷,特意回到了祖屋,想要竭尽所能地给孙女铺路。

却未曾想还不等他在孙女毕业前开口,贾文嫣便因为学校老师推荐的实习,去到了仙安,并走上了一条他们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道路。

从永安博物馆,到永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