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直维持着书信往来。

他隐约记得五娘后来嫁给老师的一个学生,那人还是琅琊郡的年轻名士,平日素有才名。

只是,二人大婚之后,五娘过得并不幸福,最后还因为某些原因和离回家了。

程靖想了想道,“听说是中诏汴州人士,姓聂名洵,字诚允。”

“聂洵?”

卫慈拧着眉头翻找记忆,根本没有找到一丝丝痕迹。

程靖问道,“子孝听说过此人?”

卫慈摇头,“没有听说过,也许此人是大器晚成,近些时间才出名吧。”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卫慈都没有听过聂洵这个人,这就值得人狐疑了。

要知道卫慈前世在中诏居住了好些年,虽说是个不受重视的隐形人,但他照旧走亲访友。

说句不客气的话,中诏汴州的名士,几乎没有他没见过的。

假使聂洵的才能入得了渊镜先生的法眼,没道理前世籍籍无名啊。

至于眉间天生朱砂,这么明显的标识,卫慈要真是见过或者听过,不可能没印象。

难不成,这个聂洵是这一世才冒出来的?

想到这里,卫慈心下一松。

前世今生的区别太大了,连天下大局都被扭曲了,更遑论普通人。

不过——

“此人出身中诏汴州,他与汴州聂氏是什么关系?”

卫慈所在的琅琊卫氏是从汴州卫氏分出来的旁支,前者已经落魄,后者仍旧鼎盛。

汴州有两大士族,一为卫氏,二为聂氏,二者世代联姻,关系甚密。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聂氏成了乱世一霸,倒数第三个被陛下干掉的诸侯势力。

想当年,天下诸侯不下二十余人,聂氏能活到那个时候,可见势力有多强。

当然,聂氏归顺之后,没少当搅屎棍。

卫慈想到这里,眸光带着一丝冷意。

姜朝雍宸十八年的“章祚太子案”,聂氏可没少在暗地里推波助澜。

除了聂氏、卫氏这样的大族,其他士族没少掺和。

若非他们挑唆算计、处处离间,结果也不至于那样!

他与陛下有教养不当的责任,但归根究底,这些野心勃勃的士族才是罪魁祸首。

程靖笑道,“据传闻,聂洵是聂氏旁支收养的养子。若他出身聂氏,怎么能算出身微寒?”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ⅰ????????ε?n?2?0??????????ō?м?则?为????寨?站?点

正因为是被收养的养子,来历不明,养父养母还早早亡故,聂洵才格外被人看轻。

卫慈道,“这倒也是。只是……此人与聂氏沾亲带故,怎么跑来东庆求学了?”

渊镜先生的名声的确很响亮,堪为天下名师,但像聂氏这样士族,一向都是实行族内教育,高傲地认为渊镜之流只是野路子。哪怕渊镜先生教出的学生各个拔尖,照样被这些人诟病。

聂洵跑来东庆求学,还当了渊镜先生的女婿,这不是打了聂氏的脸?

程靖道,“这个……隐约听闻聂洵不是中诏国人,他的故土在东庆……兴许,人家是过来寻亲的吧?聂洵虽然姓聂,但聂氏又不认账,他待在聂氏两头受气,还不如出来自立。”

乱世出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聂洵真有才能,脱离聂氏也能名扬天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