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火冒三丈,什么劳什子香蕈居士,竟然敢用他的名讳写这等下九流!

若是巧合重名也就罢了,偏偏不是。

故事中的赵忝明明有家室,仍旧撒谎说没有成婚,哄骗清白单纯的树妖交托真心。

现实中的赵忝也有家室,他听说丸州有金鳞阁,万分向往,将一双老父老母丢给已经成婚的童养媳照顾,路上借着才学哄骗了无知的山野村姑,一夜风流之后便卷走人家钱财逃跑。

故事中的赵忝出身泥匠之家,用父母的血汗钱伪装富二代,不顾老父瘸腿,老母瞎眼。

现实中的赵忝出身农村富户,父母卖了六个姐姐供他读书,他在友人面前冒充富绅之子。

故事中的赵忝借了大儒的书才有机会进一步深造,最后却倒打一耙,欲至大儒于死地。

现实中的赵忝享受金鳞阁的福利,征辟不就之后污蔑辱骂柳州牧,试图踩着人家扬名天下。

有这么多雷同的地方,赵忝如何不在意?

哪里是话本故事,分明是故意影射他,甚至连名字都照搬上去了。

普通百姓不知道,天天在金鳞阁泡着的学子文士会不知道?

难怪——

难怪这几日,一些谈得来的士子总是避着他,症结竟然在这里!

百姓被赵忝莫名炮轰了一顿,未等他发火,赵忝已经羞愤地甩袖离开。

柳州牧既然用这种手段对付他,莫怪他无情无义!

姜芃姬着实冤枉,她本人忙得飞起,哪里有功夫去管一只两只小虾米?

赵忝厚着脸皮赖在金鳞阁。

在他看来,几个士子的排挤冷待不算什么,柳州牧想用这种办法整他,天真可笑。

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当然没有。

香蕈居士乃是丸州一根笔杆子,最擅长写各种类型的话本故事,坊间名声不小。

他这次写的故事并非一个,乃是六个小故事连成一串,形成一个“系列”。

除了赵忝传还有其他五本,每本的男主角都是忘恩负义之徒,行事可恨,令人牙痒。

刚写完两本短篇,八卦的百姓通过蛛丝马迹,抓出男主原型。

仔细了解之后,顿时气炸。

他们家的州牧是什么人都能辱骂的?

忘恩负义之徒还有脸站在丸州的土地上?

以德报怨还有理了?

滚踏娘的!

怎么不坐着穿天猴一飞冲天呢!

正巧这个时候,先前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为题目的测试成绩出来了!

赵忝等人欲哭无泪地发现,不少士子用他们这事作为例子点题,言辞辛辣,不留半分情面。

情况还在持续恶化——

租借民俗的房东:“庙小容不下大佛,十天租钱也不要了,快走吧快走吧!”

茶肆的店小二:“俺们都是正经的生意人,只做人的生意,不做畜牲的,莫挡道!”

食肆的掌柜:“不好意思啊客观,门前牌子立着呢,俺们这片地穷山恶水,尽出刁民。”

门口立着两个臂膀粗壮、手持木槌的壮汉,两双虎目恶狠狠地盯着,宛若野兽觅食。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