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好拿捏,选择他做这把刀,也八成就是看中他好操控这点。”
众人闻言瞬间明了,纷纷颔首,而后又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电脑主机不知疲倦地嗡鸣着,发出沉闷的声响,热气从散热口喷洒而出,灼得手背生疼,余寂时下意识收回手指,指尖轻微地蜷缩一下。
他重新将视线投向电脑屏幕,微弱的光抚过他面部轮廓,镀上一片冷白,衬得他脸色一片惨白。
屏幕上,照片中,张翀轮廓崎岖,面部扁平,却满面红光,浑浊的眼珠诡异地泛着光泽,似有活物在眼眶里翻滚、蠕动,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屏幕。
余寂时屏住呼吸,将思绪抽离,案件的时间线再次完整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4月10日晚,张翀与戴家良在悦色KTV推杯换盏,他酒量浅薄,三杯下肚便烂醉如泥,戴家良说当晚他被灌得连路都走不稳。
朱宽信息发来时已近十一点半,此刻“醉醺醺”刚到家的张翀,回复朱宽时的言语措辞却明显很清醒,甚至还细致地反问确认情况,这哪里是酩酊大醉之人能有的反应?
几乎可以确定他当时是假意装醉,在清醒状态下刻意放出假消息给戴家良,而这个举动,也显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早有准备。
而若张翀真是4月12日晚潜入朱宽居所的凶手,他在命案现场长时间逗留,是在借朱宽之手将同样的假情报传递给警方。随后他立即找到了海振南,威胁他篡改监控,按照他们先前的猜测来看,这是为让警方误判死亡时间,确信情报是朱宽生前所发。
这些事儿一环扣一环,捋起来似乎很顺畅,又处处都透着诡异。
这精心设计的假货事件中,简直存在着太多疑点。
比如张翀为什么非要引警方与戴家良狭路相撞?这事件又究竟有什么意义?
最令他难以理解,也最好奇的,还是张翀与镜子的关系。
二人是什么时候暗通款曲的?消息又互通到哪种程度?张翀奉朱宽命令入厂房杀害刘长瑛、卢庆时,是否清楚自己是朱宽手中刀?而他第二日便手刃朱宽,镜子又是何时下达命令给他?
根据现有的线索来看,4月10日张翀向戴家良传递假消息时,显然已经决定要用手段把假消息传递给警方,这样才能引得两路人相撞。
可他那时,究竟有没有想好如何将假情报传递给警方?
从他杀害朱宽并用他私人手机传递假情报这一点来看,他似乎比他们想象中知道更多。
他能这么做,显然是因为清楚朱宽已经叛变,知道他会用一部私人手机向警方传递情报。他能知道,镜子自然也知道。
所以有没有可能,张翀其实在4月10和戴家良见面时,甚至是早在4月7日温泉酒店金蝉脱壳时,就已经得到镜子的指令,知晓自己要在4月12日杀叛徒朱宽?
若是如此,那就说明,镜子其实早在向朱宽下达命令之前,就决定要杀他。所以镜子又究竟是何时发现朱宽叛变,何时对朱宽起了杀念的?
而且,若真是这样,镜子又为何还多此一举,下达指令让朱宽在4月11日去厂房静候,杀刘长瑛与卢庆?
不对,都不对。
矛盾,哪里都矛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