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就知道你在这儿。”

杨教练的声音从身后响起。他扔给于余一个防水袋:“拿着,世青赛用得上。”

袋子里是一副老式泳镜,镜框上有道明显的修补痕迹——正是于余初学游泳时戴的那副,他最熟悉的泳镜。

”带着它,”杨教练望向泳池,“就像我跟你去了世青赛一样。”

于余握紧泳镜,突然一个鱼跃扎进水里。没有计时器,没有竞争对手,只有月光和水流包裹着他。当他浮出水面时,听见杨教练笑着说:

“转身还是太急。”

于余在泳池边笑起来:“杨教练,以后跟我一起为国出征好不好?”

杨教练也笑起来。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í???u???é?n??????2?5?????????则?为????寨?佔?点

“那可太好了。”

*

三天后,于余站在高铁站台,背包里塞满了家乡特产。王远梦突然往他手里塞了个游戏机:“路上解闷用,里面下载了你所有比赛视频。”

“我才不……”于余正要嘴硬,突然摸到游戏机背面贴着的照片,翻过来一看——是他们俩小时候在海边吃冰激凌的合影。

广播响起催促登车的声音。于余转身的瞬间,听见王远梦大喊:“拿不到世青赛金牌就别回来了!”

他没有回头,只是高高举起手臂比了个大拇指。车窗外的风景再次飞掠而过,但这次,于余的嘴角始终带着笑。

国家队是运动员安全感的来源,而小家,又何尝不是一个人安全感的来源。

这次踏上出国的征途,他真的什么都不怕了。

第43章

等他们放假结束,世青赛的名额也下来了,中国游泳队基本上每个项目都可以有两名成员参加,比往年好一些。

于余虽然年纪尚小,还不满14周岁,但是毫无疑问他就是这次男子200米自由泳和男子400米自由泳的顶梁柱。

国家队训练基地的公告屏亮起蓝光,世青赛最终名单如瀑布流般滚动。于余的名字后面跟着醒目的双星标记——200自与400自的双料第一顺位。

“压力大吗?”林嘉阳靠在更衣柜旁,把手机上的往届世青赛数据拿给于余看:世青赛男子200自由泳历年冠军平均身高183cm。

哼。

于余踮脚抢过手机,故意把屏幕调到13岁组历史最佳成绩。

“看到没?这个纪录保持者最后长到了190cm。”他戳戳屏幕上少年时期的菲尔德,“这么算来,我要是能破记录,就还能再长20公分呢!”

旁边的郑何云“砰”得一下合上衣柜,他忍不住吐槽:“你这个智商也就能长长个了,反正脑供血已经不足了,长多高都行。”

于余立刻挂上自己的死鱼眼,盯着旁边笑抽抽的林嘉阳。

三个人边拌着嘴,边走出更衣室开始了新的一天的训练。

时间已经来到世青赛倒计时。

训练池的水面在晨光中泛着细碎的波纹,于余趴在池边,盯着手里刚发下来的赛程表。200自游泳预赛和400自自由泳预赛竟然安排在同一个上午,中间只隔了两小时。

“这赛程是要人命啊……”他嘟囔着,额头抵在冰凉的地砖上。

本来他就还处在高速的发育期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