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鼻而来。仓库通过精密设备控制温湿度,确保原料品质稳定。
“我们对原料筛选极为严格,只选用最优质的谷物、豆类和添加剂,从源头把控质量。”施先生补充道。
参观结束后,众人来到会议室。落座后,岳宁从包里取出几份文件分发给大家,随后看向保罗:“杜兰德先生,这份方案包含七个合作要点:第一,杜兰德集团提供朗德鹅种鹅并转让饲养技术;第二,农学院组建技术团队,负责技术落地与本土化研究;第三,宝华楼出资建设朗德鹅养殖场,聘请专业团队管理;第四,立德食品投资禽类加工厂,实现鹅肝标准化生产;第五,义泰饲料在卢教授团队支持下研发鹅肝用鹅的专用饲料;第六,粤省进出口公司负责冷链运输;第七,邱记负责进出口对接。”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我带您看的不是内地的落后,而是这里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我从未打算依赖现有的养殖场。这个合作方案,您可以在日本期间慢慢考虑。我真心希望能把鹅肝养殖产业发展起来,帮助这里的百姓增收致富。”
保罗没想到岳宁早已规划好完整的产业链,将各方资源整合得如此细致。
“让我考虑一下。”
“不着急,我们先回港城,你们明天还要飞日本。”岳宁说道。
离开会议室时,保罗回头望向饲料厂。这家现代化企业的高效运作,加上岳宁提出的合作方案,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这次合作的可能性。
返程车上,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指着厂房上的“益美”招牌问:“宁宁,这是乔先生的工厂吧?听说他今年生意火爆?”
“是啊!去年他接手那家亏损的工厂,积压了不少存货,本以为要赔两年,没想到欧美经济不景气,风扇需求暴涨。靠着内地廉价劳动力和广阔土地,他赚了一笔。我赚点钱就满城皆知,他倒是低调得很。”
邱春明将这番对话翻译给保罗后,他若有所思。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土地,再加上完善的合作方案,或许真的值得一试。
“岳小姐,”保罗突然开口,“我认为这个提议可以尝试。在日本期间,我会认真研究你的方案。”
岳宁点头:“好,静候您的答复。”
回到港城时天色已晚,两天的奔波让众人疲惫不堪。
岳宁在鸿安酒店的南洋餐厅请保罗兄弟品尝南洋菜,随后道别。
她独自搭乘出租车回家,刚下车走了几步,突然感觉不对劲。警惕地四下张望时,一个身影冲了出来。岳宁迅速伸手拦住对方,只听对方轻声:“岳小姐!我是周国华,前几天在火车上帮您扛过蛇皮袋!”
第248章 救李晚秋
自家门口不知守着多少记者?岳宁对他说:“跟我上楼。”
岳宁打开家门,大黑已摇着尾巴候在门口。岳宁揉了揉它的脑袋,回头招呼周国华:“进来吧!”
周国华正要脱鞋,岳宁连忙说:“穿着鞋就行。”
岳宁示意他在沙发上落座,周国华坐下时身体仍在止不住地颤抖。他脸颊上的两处淤青触目惊心,与火车上那个阳光朝气的小伙子判若两人。
岳宁递过一瓶水塞进他手里,轻声询问:“发生什么事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