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对他的看重,也难怪萧何这样想了。
嬴子瑜却解释道,“不必如此,你的才华我大父心知肚明。
原本大父早就想召见你了,但是因为封禅的事情重要,回来又碰上姑姑成婚的大事,所以召见你的事情就被大父延后了。
不过你也别担心,我估摸着也快了。”
嬴子瑜这话既是解释,也是安抚,给萧何吃了一颗定心丸。
嬴子瑜虽然不清楚吕雉今天把萧何带过来的具体目的,但是萧何如今焦急的心态她多多少少是知道的。
咸阳人才济济,一旦错失良机,萧何的未来都会千差万别。所以现在萧何唯一要做成的就是趁着这次提出监察制度改革的东风,稳定在自己大父心中的位置。
所以萧何在嬴子瑜说完这话的时候,面色很明显的一喜,忙就要给嬴子瑜行一个大礼。
不过嬴子瑜拦住了,顺带又给了萧何一个不能拒绝的承诺,“大父闲暇时候就曾跟我提起过,他知晓你在沛县的工作成绩,非常认可你的处事风格。
大父说了虽然比李相还稍显稚嫩,但并非不可培养。
萧先生是一个大才,未来一定有机会一展宏图的。所以萧先生有空可以去李相处请教一番,想来李相愿意成人之美的。”
别管李斯之前愿不愿意,在嬴子瑜说完这句话之后,李斯就是愿意的。
听到这番承诺,萧何真心实意感到惊喜了,自己来找太孙的两个目的居然不用开口就都能实现,太孙果然聪慧、善解人意。
当然对嬴子瑜来说,这可不是单纯因为她善解人意。
这明显就是嬴子瑜的恶趣味。
在原本历史中,萧何跟着刘邦进入咸阳之后,第一时间就去接手了李斯等人留下的户籍、律法等的资料,这为后来刘邦顺利建立大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斯能算得上是萧何的老师。
现在她这个做法直接坐实了两人之间的师徒名分,嬴子瑜就喜欢这种历史的幽默。
至于嬴政对嬴子瑜私自撮合李斯和萧何这件事会不会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当然不会。
某种程度上,被嬴子瑜时不时剧透历史的嬴政也爱看这种历史幽默。
嬴子瑜和刘邦、萧何两个人简单又说了一会儿,看着天色真的不早了就坐上马车回咸阳宫去了,顺便给自家大父剧透。
吕雉和萧何、刘邦目送着嬴子瑜离开后,萧何又重新感谢了一番吕雉。
“虽然吕姑娘只说自己是举手之劳,但是这对何来说确实是莫大的帮助,何再次感谢吕姑娘的帮助。”
吕雉微微一笑,接受了萧何的大礼之后,说道,“你我三人出身相同,又都是老乡,互相帮助是应该的,现在如此,未来也应当如此。”
萧何沉思了良久,最后还是接受了吕雉抛来的橄榄枝,“正是如此,以后还请吕舍人多多指教。”
吕雉满意萧何的识相,看了一眼旁边的刘邦,刘邦同样朝着吕雉作揖,“以后多多指教。”
这次的碰面就在三人的默契中结束了。
萧何来到咸阳之后一直住在刘邦家,所以两个人回去的路是一致的。
走了一段路之后,刘邦忍不住开口道,“你就这样同意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