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且你不会觉得他和淳于越引以为知己是一件巧合吧?”

嬴子瑜的疑问让公子高瞬间睁大了眼睛,“这么说来这都是他算计好的?”

嬴子瑜点点头。

“怎么会有人算的这么多,这么远?”

嬴子瑜不以为意,“这很难吗?子房先生就能做到啊。”

公子高想到那个智多近妖,与他并称咸阳双子的张良,那人的手酸,不敢深想。

嬴子瑜继续解释,“甚至这次他也会顺着咱们的计划为大秦开县学的,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机会。

在大秦朝堂上卷生卷死还不一定青史留名,李斯、王翦、蒙恬、蒙毅、张良、刘邦、萧何、吕雉,哪一个不比他有根基。

超过他们很难。

但如果县学开起来了可就不一定了。

别的不说,仲父你想想如果他开了县学,未来多少人会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生里面多少会成为大秦的官员。

大秦名臣和百官之师,你想想哪一个更诱人?

如此,他在史书上的地位不会比孔夫子差太多的。”

公子高不得不佩服孟渝的心计,感慨道,“难怪你说他很适合官场,只可惜,张然和淳于越把他当朋友,结果他只把人家当踏脚石。”

说话间公子高还有些为张然他们打抱不平的意思。

嬴子瑜摇摇头,“谁说算计和真感情不能同时存在的,感情真不妨碍他会算啊。

张然就不说了,你觉得淳于越会是那种分不清虚情假意的人吗?”

公子高只觉得背后发汗,嘴唇打着哆嗦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总不能自家小鱼儿也是这样的人吧。

嬴子瑜微微一笑,“大父告诉我的。”

说完不等公子高就自己跟上淳于越的步伐,“走了仲父,去找大父看下面一场戏啊。”

第156章

说实话,对于嬴子瑜鼓动嬴政开县学这件事,原本是有很多人都反对的。

就比如当初治粟内史就和嬴子瑜算过一笔账,“现在大秦学宫的开支主要依靠的是两部分,一是国库,而是贵族豪强的捐助。

贵族豪强愿意支持不过是因为大秦学宫名额和未来大秦的官位挂钩,所以这部分支持说白了就是投资。

但是县学不一样,有能力读书的人看不上县学的教育能力,没能力上学的人也负担不起县学的运作。

所以县学到最后要么中途夭折,要么大秦国库兜底,要么成为贵族的把戏。

如今的大秦百废待兴,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多的是用钱用粮的地方,县学这块儿属实有心无力了。

而其他的结果想来也不是太孙殿下想要看到的,所以县学一事,还要请太孙殿下三思。”

治粟内史这话是站在大秦的角度上考虑的,嬴子瑜自然要听,但是其他的人更多是站在自己角度,归根结底还是不愿意让人分割他们的话语权。

这些人的想法,嬴子瑜都不愿意多做考虑。

只是因为治粟内史的话实在是太有道理了,嬴子瑜当时只能暂时压下大搞文化教育的心思。

不过,按照嬴子瑜对扶苏的解释,她当时才不是因为治粟内史的一番妥推脱之言才打消了念头。

“我是因为看到大父在听到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