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的叔祖行了礼,然后乖乖巧巧跪坐在案前。
说实话,这么正式的会客场面他还是第一次经历。
但是不妨碍他发挥口才拍马屁哄长辈开心。
荀爽已是花甲之年,一眼便能看出孩子在紧张,原想着正厅太严肃要不要换个地方说话,孰料少年郎坐下后适应的飞快,和他那沉静寡言的父亲完全是两个极端。
他们家小辈谨慎低调的多,没想到还能养出个爱说爱笑的主儿。
荀爽面容和蔼,看着小嘴叭叭个不停的侄孙越看越喜欢。
旁边,“木讷迟钝”的荀公达:……
第12章 你认真的吗
人上了年纪都喜欢子孙绕膝,但是京城动荡不安,荀爽怕出意外,进京时便没有带上家眷。
公达乃是应何进何大将军征召进京,到洛阳的时间比他更早。不过他们平时并未住在一处,偌大的司空府只有他一个老人家和朝廷派来的卫兵仆从。
小阿牞幼时魂魄不全,之后又和他那性情格外文静的父亲一同离家隐居,他从家书上得知消息时甚至想过让仲豫带上不太好照顾的小娃娃去投奔他。
同样是隐居,跟着深居简出的父亲和跟着能说会道的叔祖差别大了。
路遥车马慢,这么多年家书往来也没有太频繁。
他一直觉得腼腆的仲豫会养出一个更加腼腆的“小仲豫”,现在看来是物极则反,小阿牞痊愈后比家中所有小辈都活泼。
荀晔很擅长和长辈打交道,叔祖不是他想象中那种严肃板正的老爷子,这种和蔼可亲的长辈最适合顺着杆子往上爬,倒是旁边那位看上去沉稳可靠老成持重的性格让他不太好发挥。
叔祖无暇离京,和家里的联系全靠家书,信上有许多说不清楚,正好他这个刚从家过来的小辈可以亲口转述,如此也能让叔祖放心。
族人很好,乡人也很好,经过文若叔和他的共同努力,他们最终还是成功带领所有乡亲都离开了中原这个是非之地。
故土难离,但也不能上赶着送死。
荀爽笑眯眯听着侄孙说族人的情况,等他说完才想起来还有个侄孙忘了介绍,“这是你从兄荀攸,公达如今官拜黄门侍郎,今后在京城遇到难处也可以去寻他。”
“见过兄长。”荀晔麻溜儿的起身见礼,打招呼也不忘保持他夸夸精的人设,“阿父言兄长卓识远见君子端方,今日一见果真和阿父所说一般无二。”
他刚进来的时候以为这位一直不曾开口说话的帅大叔是府上的属官,但是再一想大过年的官员都放假在家,京城还有个经常被美人爹和叔父们挂在嘴边的堂兄荀攸,所以不用叔祖介绍他也能猜到这人的身份。
不是帅大叔,也不是大侄子,是他名正言顺的哥。
荀攸拢袖还礼,“多年不见,明光变化甚多。”
荀晔眨眨眼,不好意思的回道,“我不记得了,兄长见谅。”
那什么,虽然他现在不傻了,但是还是要对前小傻子多点包容。
炉火融融,祖孙三人的相处很是融洽。
荀爽荀攸这半年多来眼睁睁看着京师风雨飘摇,偶尔对坐饮茶也是气氛沉重,难得能如此闲适的话家常。
荀晔知道叔祖和堂兄比他聪明,汇报完家里的情况继续汇报他自己的情况。
蹚浑水要有蹚浑水的自觉,多带几个脑子没坏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