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流民都能打好几个并州。

“荀慈明,我没记错的话,他年纪不小了吧?”公孙瓒搓搓下巴,“那么大年纪不在家含饴弄孙,还干这么起劲干什么?”

张燕听到这话斜了他一眼,“别说你不知道颍川荀氏有多少后辈。”

“又不是我的儿子,我管他们有多少后辈。”公孙瓒白他一眼,“不过他家那个小的挺不错,就是小小年纪就敢去和吕奉先打交道的那个,如此胆气放幽州也是个好苗子。”

“要说的就是这个小的。”张燕深吸一口气,放在腿上的拳头不自觉攥紧,“我派了一队不起眼的兵丁混到晋阳打探消息,一队二十多个兵,一个都没有回来。”

公孙瓒嘶了一声,“全被杀了?”

杀伐果断,更合他胃口了。

张燕磨牙,“没有被杀,是觉得留在并州更有前途直接改换门庭了。”

他后来又连续派了好几拨人,去一拨消失一拨,最后还是派身边亲信去打探才勉强传回消息,可是没多久连他那亲信也跟着跑了。

气煞他也!

“噗!”公孙瓒没绷住,“好小子,人才啊!”

第48章 低头不丢人

*

掀起黄巾之乱的大贤良师张角是冀州巨鹿人, 中平元年黄巾乱起,还叫褚燕的张燕就和一帮乡间少年聚在一起转战出击,短短几个月部众就发展到上万人。

中平二年, 另一伙义军的首领张牛角与他合兵一处,后来张牛角作战时被流箭射中命不久矣,临死之前命部下尊他为首领, 于是褚燕就改姓成了张燕。

乱世活命不易, 百姓衣食无着就会另寻出路, 离黄巾近的加入黄巾, 离其他义军近的加入其他义军, 总之哪儿能活命就投奔哪儿。

张燕本身就是义军出身, 他很清楚如今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黑山军部众百万,只有极少的人有大志有野心,绝大部分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百姓。

权贵豪强倚势挟权残民害理,农户失去田产, 商贾失去家财,就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出门也可能祸从天降莫名其妙从良民变成流寇被兵丁砍下脑袋换军功。

百姓要的只是有个安稳的立足之地, 能让他们凭劳力换取餐饭的立足之地。但凡有口饭吃, 就算是吃不饱吃的差只勉强够活命,他们都绝对不会落草为寇。

黑山军以太行山为根基,山里没有耕种的条件,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郡都是他们劫掠的目标。

北方各州都畏惧声势浩大的黑山军,但是部众越多消耗的粮草越多, 劫掠不是长久之计, 就算有来自幽州的支援也仅仅维持在饿不死的状态。

幽州牧刘虞对胡人大方不代表对黑山军大方, 他们黑山军在各地都是贼匪之名更盛,公孙瓒支援也只能悄悄支援。

养兵消耗甚巨, 越精良的军队越难养。

司徒王允在董卓伏诛后翻脸不认人将司空荀爽赶出京城,所有人都觉得荀司空就是太温良才会吃亏,换个有野心的家伙肯定凭诛董的功劳和天子偏爱反过来把王允赶的远远的。

荀司空在朝中的人脉的确没有王允广,但是只谋划诛董这一桩功劳就足以把王允压的死死的,何况颍川荀氏的名声在天下士人眼中比太原王氏强的多,只要荀司空想,最终狼狈离京的就不会是他。

董卓留下的都是精锐又能如何?饿的半死的精锐照样打不过吃饱喝足的普通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