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写话本编故事才需要逻辑,现实不需要。

就和外人猜不到那家伙为什么敢称帝一样,分析不出他断乌程侯粮草的原因再正常不过。

别猜了别猜了,继续处理政务吧。

他过来就是和两位叔父分享一下乌程侯主动提出合作的快乐,接下来看他发挥。

感情需要拉扯,太容易得到的都不会珍惜。

之前的计划是他们招揽乌程侯,现在变成了乌程侯主动提出让他们留下,这么一来就更需要拉扯了。

反正抓心挠肝的不是他。

哈哈哈哈哈哈。

荀小将军来去如风,人只有在使坏的时候才觉得累死累活都值得,他现在就处在这种状态。

累吗?完全不累!和乌程侯联络感情超好玩的!

郭嘉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的问道,“志才,你说仲豫兄那么沉静的性子怎么会养出来这么活泼的儿子?”

戏焕不语,只是将剩下的竹简往他面前推推。

不能再心存侥幸了,乌程侯已经主动开口留人,接下来整个颍川的政务都归他们,想让并州的好友放心就不能偷懒。

郭鬼才两眼无神,“志才,如果我们不走,能写信把文若请回来吗?”

他不喜欢这些琐碎日常没有半点波澜的政务,也不擅长处理这些东西,文若回来的话一个时辰能干他两个时辰才能干完的活儿。

“你觉得上党重要还是颍川重要?”戏焕知道他这是懒散的毛病又犯了,于是很贴心的建议道,“或许你可以和文若说说,让文若回来打理颍川内政,换你去上党恢复民生。”

郭嘉以为这人要说换他去上党镇守壶关直面袁绍,结果还没来得及答应就听到了“恢复民生”四个字,临到嘴边的话紧急转了个弯,“算了,留在颍川也挺好。”

都是差不多的活儿,留在颍川还不用长途奔波。

两位谋士加班加点干活,荀晔回到暂住的地方也加班加点的写信。

他说他做不了主不是忽悠乌程侯,而是家中长辈不同意的话他就真的没法留下。

感谢袁先生的馈赠,这下写信更有底气了。

可惜二凤爹昨儿晚上就走了,不然还能一起乐呵。

不过想想义父大人走时开心的模样,没有袁术送孙坚上门也不耽误他和始皇陛下分享快乐。

信件送走,接下来就是等回信。

有荀小将军说颍川各城有足够的存粮养兵在前,乌程侯和麾下几位大将总算不用再想象他们走投无路连颍川都要抢的可怕将来。

都知道颍川有粮,他们想用只能靠抢,荀小将军开口就不一样了,各城官署绝对一个赛一个的积极,好像他们本来就那么热情。

程普和黄盖忧心忡忡从军营回来,从祖茂韩当那里得知不用再为粮草发愁都松了口气,“有荀小将军相助的确是好事,但是这样会不会让南阳南边更加怀疑?”

祖茂竖起眉头,“是他袁公路先断我们的粮,军中缺粮将军才另谋出路,他要不断粮能有现在这档子事儿?”

韩当重重点头,“就是。”

先不讲情面的是他袁术,凭什么让他们家将军伏低做小?

苑陵侯说的没错,他们家将军就是太实诚了才老是吃亏。

刺史乃一州主官,本就有权调发州郡粮饷,豫州世家在他袁公路的撺掇下不听话已经够欺负人,现在还动不动就用断粮来威胁人,他们家将军是豫州刺史,不是袁公路的手下。

那家伙出身世家大族又能怎样,真算起来太守在刺史面前得矮一头。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