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两个绝顶聪明的谋士叔都分析不出来缘由,吕大将军能猜出来?
“打仗就打仗,直接发兵围城就完事儿了,谁还特意发檄文念这念那?”吕大将军撇撇嘴,“有猫腻,肯定有猫腻,不怀疑你们才不正常。”
以乌程侯的作战风格,单纯帮忙的话这小子肯定是归他指挥。
周昂那点儿兵就算占据城池也守不住,简单粗暴攻城就完事儿了。这小子带来的骑兵不擅长攻城守城,乌程侯身边的将士可都是打攻城战的好手。
结果呢,他们不光没有上来就和周昂对上,反而让这小子拿了指挥权折腾什么先礼后兵,乌程侯要是没想转投荀氏会那么听话?
他是袁术他也怀疑。
荀晔:……
不、不是吧?这也行?
但是顺着这个逻辑来推理,还真他娘的能说通。
是他和奉孝叔志才叔太刻板教条了吗?
他们感觉战前占据道德制高点完全是常规流程,怎么到吕大将军这里就成了多此一举?
难怪你们名声都不好,这么简单粗暴的作风名声能好才怪。
“大哥,你们平时打仗都不管其他人的看法吗?”
吕布莫名其妙,“打就打了还管其他人的看法干什么?”
其他人能给他钱还是能给他粮?他为什么要管其他人?
荀晔拍拍脑袋,“我好像懂了。”
他和奉孝叔志才叔都在聪明人的范畴,再怎么发散思维也都会被逻辑所禁锢,袁术不一样,他办事不讲逻辑。
巧了,他们家奉先兄也是个不讲逻辑的主儿。
还能这样?
荀小将军感觉有点离谱,胡思乱想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袁术为什么和孙坚单方面决裂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接下来可以留在颍川。
他为主乌程侯为辅的那种。
因为袁术目中无人,各地世家也大多瞧不起寒门子弟,所以乌程侯和他麾下大将都默认和世家合作要以世家为主。
再次感谢袁先生的馈赠。
“乌程侯的意思是,只要家中长辈同意我留下,他立刻上表朝廷让我当颍川太守。”荀晔灌了杯凉茶清醒清醒,然后一本正经说道,“将军,豫州乃四战之地,一旦我们选择留下,北边袁绍南边袁术东边陶谦还有西边的朝廷都可能是我们的威胁。”
兖州先不算,如今那边的贼匪比豫州多的多,刺史刘岱干管不住治下郡县,八个郡国八个老大,内斗还来不及没空管豫州的闲事儿。
曹操要不是不好拒绝袁绍也不会掺和进来。
“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吕布嗤笑一声,“想留就留,留都留了还在乎周围有多少敌人?”
不是他瞧不起谁,豫州周边这些威胁和并州相比差远了。
并州的胡人是实实在在的年年寇边劫掠,豫州周边那些家伙打仗还得找理由,平时你戳我一下我刺你一下跟挠痒痒似的,只要别合起伙来一起上就都没问题。
那群家伙打董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