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定也会觉得这个计划非常棒。

对吧太傅?

杨太傅:……

被两双闪亮亮的眼睛盯着,杨太傅很难说这法子不好。

太平年间选拔官员要顾忌这顾忌那,现在天下乱成这样,能从寒门中扒拉出有用的人已经很不错了,总比无人可用强。

臭小子年纪不大,哪儿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主意?

还有就是,冀州和青州都空着,年少有为的荀将军到底要去哪儿?

先说好,让他发表意见的话他肯定觉得哪儿都不行。

荀氏已经有一个州牧,不管是冀州、青州还是兖州,但凡再有一个州牧姓荀,整个北方都将不会再有另一个声音。

况且幽州刚传来消息,刘虞已经死在公孙瓒手里,而公孙瓒攻打冀州的时候借用过并州的兵,也就是说极有可能被荀氏招揽。

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再加上荆州最大的南阳郡……

半壁江山。

这合适吗?

太傅大人沉默,他现在甚至觉得他们家陛下上赶着给人当挂件好像也没什么不妥了。

小皇帝还在兴冲冲的分析冀州和青州哪个好,其实幽州也行,因为公孙瓒不是幽州牧,刘虞一死相当于幽州州牧的位置也空了出来。只是幽州不像冀州青州主官一死就群龙无首,还有个白马将军公孙瓒不是一把手胜似一把手。

青州太乱了,而且青州的官不识好歹,他们小将军过去帮忙还挨了顿骂,简直没处说理。

比起被黄巾贼糟蹋了好几年的青州,他推荐“带甲百万谷支十年”的冀州。

虽然冀州的贼患不比青州少,但是冀州的官比青州的官能扛事儿,没让冀州被贼匪打成筛子,还能养私兵募流民在外敌打过来的时候当墙头草。

当墙头草传出去名声是不太好听,但是保住城池保住百姓最重要,如果他们能把住在城外的百姓也保住就更好了。

而且听荀侍郎说小将军的几位叔父之前在冀州为官,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冀州的情况,也能更快上手处理政务。

反观青州,啧啧啧,他这个傀儡都不想说太多。

青州黄巾贼足有百万,也就是说大部分百姓都落草为寇,留在青州故土的要么是能聚起私兵有能力自保的地主豪族要么是依附地主豪族以求自保的百姓,官署的地位就跟他在朝廷似的,过路的狗瞅见他们都能踹一脚。

落草为寇的百姓已经被荀小将军招抚并带走,青州现在要兵没兵要民没民,去那儿当官他都替小将军委屈。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ⅰ???u?????n???〇????????c?????则?为?屾?寨?佔?点

荀晔尴尬的笑笑,那什么,他自个儿的想法还真就是去青州。

当然,去青州不意味着放弃冀州,只是把冀州交给并州的长辈来处理。

如今刘皇叔在冀州,他们家文远兄也在冀州,公孙瓒暂时回幽州处理刘虞留下的烂摊子没空管那么多,但是离开冀州之前并没有把冀州拱手让人。

就算没有刘皇叔在,黑山贼首张燕也不容小觑。

之后的扯皮留给叔祖,冀州牧的人选也留给叔祖来做决定,他则带上青州出身的黄巾贼回老家安心当农民,顺便拿捏青州的世家豪族。

东莱管府君兵力有限,即便没有黄巾作乱也无暇顾及其他郡国,而青州其他郡国的情况……

这么说吧,孔融都算掐尖儿那一小撮儿。

他颍川荀太守先前已经大公无私兴师动众去帮忙,正巧青州缺个主官,他升官也需要当个主官,怎么看都像是给他量身定做。

请神容易送神难,因为孔融不给他面子,所以他要卷土重回当这个难送走的“神”。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