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Y?e?不?是?i????ü?????n??????②?⑤?????????则?为?屾?寨?佔?点

没有着落的现状令人焦灼,但是日子总得继续过下去,身为一大家子的主心骨,谁能慌他都不能慌。

这些日子没有人过来给他安排差事,不过他在招贤馆也没闲着。

颍川是远近闻名的安稳之地,如果真的能和传闻中的一样稳定,就算没有官做也能加入他们的定居候选名单。

听的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传闻总会夸大其实,万一这儿和其他地方一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呢?

诸葛玄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活了那么多年去过的地方也不少,见过不少被名士治理的民不聊生的郡县。

远的不说,青州北海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这次黄巾贼围城之前,所有人听到的都是孔北海礼贤下士理政有方,结果是什么样天下人也看到了,北海国在孔北海优秀的治理下甚至不如周边没名气的郡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亲眼见到颍川现状之前谁都没法保证那些传言是不是为了吸引士人编出来的。

经过这么多天的探索,诸葛玄震惊的发现世上竟然真的有好不夸大的传闻。不对,应该是传闻也传不出真实的好。

好地方,真是好地方,是值得他从此扎根不走的好地方。

和诸葛玄一起被送来颍川的是他兄长诸葛珪的家小,他自己的家小还在南阳。

兄长病逝的消息来的突然,自家在南阳已经生活了好几年,他出远门的话也可以托交好的同僚好友照看,兄长那边更加重要。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去泰山郡接到兄长的家小后就回琅琊老家,然后他再回南阳把自家家小接走。

外面兵荒马乱,他可不放心让家里人就这么出远门。

虽然他跟着也没啥大用,但是还是一家子整整齐齐才放心。

确定了颍川能长居之后,诸葛叔父立刻给南阳的家眷写信说明这边的情况让家里放心。只是小将军还没回来,他一时半会儿不好离开,得等到小将军回到颍川才能去接家里人过来。

他和兄长孩子都不少,既然无事可干那就去各个书院看看,多对比对比才好决定让孩子们去哪儿念书。

荀氏不愧是中原望族,不光族学办的好,颍川各个书院在官署的管理下办的都很不错。

官学照顾贫家学子,私学也各有千秋。

荀小将军有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近日秋收忙,大部分书院的夫子都会在休沐时带领学生去附近村寨干农活,即便不能时刻效仿圣人身体力行也要知道百姓生活的不易。

书院中的学子成材后多会进入官署,如果都只读圣贤书不识民间疾苦,官吏和百姓都将过的非常痛苦。

郡县官吏多由县令自行任命,都是经常和百姓打交道的活儿,就算是新人只要能虚心学也能很快适应,就怕那些眼高于顶做不来还觉得同僚或者百姓故意难为人然后就记仇。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他为官多年没少被或蠢或毒的小鬼使绊子。

颍川这样就很好,念书的时候就亲身体验农忙,将来为官做吏也不至于上来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

不指望所有学子都能体会到这般安排的良苦用心,能有一半上道的都是百姓之幸。

好地方好地方,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诸葛三兄弟在院子里说悄悄话,围绕他们家叔父的反应展开深入探讨。

他们偶尔出门一次是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