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然很对不起京城的天子, 但是对现在的他而言,朝廷就是现成的垫脚石。

稳住,不慌,如今这情况最慌的绝对不该是他。

灾荒大部分不会单独出现, 往往是前面一个打头阵后面几个排队来,没那么多时间给他悲春伤秋。

呵, 区区天灾, 再严重又能严重到哪儿去?大不了就和二凤爹看齐!

李二凤:……

他是有点top癌,但是这个榜首他真的不想要。

算了,臭小子高兴就好。

唉,人家都是孩子彩衣娱亲,他们这可好, 爹和儿子反着来。

刘猪猪你还笑!早晚有你哭的时候!

李二陛下凭借自揭老底大法成功让傻崽转移注意, 然后和猪猪陛下一起当工具人给崽辅导功课。

没有人希望遇到天灾, 可是也没有人能避过天灾,要当皇帝就不能认怂, 就算天塌下来他们也得硬着头皮扛。

冬天已经快过去了,马上就要开始春耕,青州河流众多,郡县沟渠河工都不能掉以轻心,还要准备好接纳别处过来的流民,如果有的话。

万幸现在不缺粮食,要是手头无粮无力接济百姓,民间想不乱都难。

荀晔打起精神汇报今冬的情况,他承认他之前有点托大,寒灾来了之后才意识到当家做主有多难,所以他现在只清楚青州的情况,北方其他几州市什么情况估计得等到开春才能知道。

他都自顾不暇了哪儿还有心思管别处,应该别的地方担心他扛不住才对。

“青州水系发达,黄河、淮河、海河还有一些独流入海的水系遍布整州,按理说水利应该很发达。但是沟渠水利需要维护才能正常使用,不只青州,整个大汉都好些年没动过大工程,现有的水利设施几乎都不能直接用。”荀晔翻出他自己画的水系图,只恨系统爹不给他一键更新老旧设施的功能,“冬天很多事情没法做,也没法冒着大雪实地考察,我就让熟悉地方情况的官吏先重新规划水道,等开春解冻后再带上图纸去实地查漏补缺。”

今年冬天不缺粮是因为他来青州时带了足够多的粮食,但是粮食只够支撑到夏粮收获。

毕竟他是出门做官不是出门游玩,什么都靠家里支援那还叫什么闯荡?

他可以把家里当底气,但不能遇到点儿困难就回家哭,那显得他很没本事。

“爹,我到青州后不是去拜访了大儒郑玄吗,城里的招贤馆和图书馆也都建成了,今冬有不少青州名士都冲着郑先生的名头过来。”说完最重要的春耕,然后就是人事,“最近招贤馆入住的名士有好些是兖州、扬州人,不过虽然是兖州、扬州籍贯,却是从徐州而来。不是说陶谦治下清明吗?人才大量流出的清明?”

这年头只要顶头上司的名声说得过去,没有几个人愿意千里迢迢跑去别处谋生,他看过那些人的经历,多是董卓入京的时候去的徐州。

除了少部分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绝大部分人都不爱搬家,尤其这年头去哪儿都不方便还讲究“父母在不远游”,就算迫不得已必须远离故土避难也是深思熟虑选出一个地方来定居。

就像他们家叔祖,叔祖当年离家避难直接在汉水之滨住了十多年,跟第二故乡也差不多了。

能让那么多名士集体出走肯定不是小问题,陶谦干什么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