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袁氏自幼养尊处优,明光怎么会想到让他来打头阵?”
戏焕抬眸,“咱们小将军分析的不对?”
“这倒没有。”郭嘉耸耸肩,“虽然听着很离谱,但是仔细一想也不是不行。”
戏志才微微一笑,“小将军奇思妙想,我也有点新想法。”
郭奉孝坐起来,“英雄所见略同。”
两个人不明不白的说了几句,然后绕开禁他们喝酒的好友去一边说悄悄话。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乃是天下公认的关东世族之首,袁氏子弟出门在外自是以出身为荣。
虽然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互骂的时候老是拿嫡庶说事儿,但是真正不用寒门庶族的不是满口“婢生子”的袁术而是袁绍,袁术本人除了和袁绍对骂外其他时候并不怎么讲究这些。
也可能是袁氏的教育问题,真正的嫡长子袁基负责门面,过继出去的袁绍明公正道大义凛然,嫡次子袁术就想干什么干什么。
也是,世家大族的资源也要集中培养继承人,有优秀的继承人在前面顶着,其他子弟不需要各个正派。
所以袁术少时以侠气闻名。
侠气侠气,说好听点是侠肝义胆惩恶扬善,说难听点就是横行不法肆意妄为。
侠以武犯禁,循规蹈矩的世家子弟可闯不出侠气来。
乌程侯当年一路杀刺史杀太守杀到中原,如果当时在南阳的不是袁术而是袁绍,他们绝对合作不到一块儿去。
再看袁术到南阳后招揽黄巾劫掠豪强的做法,以前只觉得那家伙是出身太高不把袁氏以外的其他世族放在眼里,现在想想那分明是和他们家小祖宗一个路子。
他们小将军来颍川是“打豪强抄全家”,袁术到南阳也是“打豪强抢全家”,有区别吗?没有!
袁公路初到南阳时灭了不少豪强富户,还在部下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如果不是大方了一次后就恢复抠门本性,只怕会有更多贼头子去他那儿讨生活。
可惜那家伙不如他们小将军忧国恤民,只知道拿钱财来安抚贼匪不去想怎么让贼匪恢复正常生活。
贼就是贼,兵就是兵,民就是民。他们小将军分的清清楚楚,能招抚的贼就收编屯田,不能招抚的贼就尽数剿灭,没有拿着他的钱粮继续为非作歹的道理。
这么一看,还是他们家小将军更胜一筹。
让袁术发挥流寇、啊不、游侠风范走煽动群逆的路线给淮南地界儿的贼匪当及时雨,怎么说呢,不是不行,就是很奇怪。
很奇怪,相当奇怪,是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怪法子。
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主意呢?
发出没有见识的声音。
两个人凑一起嘀嘀咕咕,毫不留情的排挤刚刚回来的小伙伴。
荀彧也不介意,面带微笑的目送俩人放着椅子不坐去台阶上蹲着,接过煮茶的重任留在院子里吹晚风。
这躺椅用起来不太体面,但趟上去是真舒服。
他选躺椅。
奉孝说的不错,他们家明光想事情的角度相当刁钻,但是刁钻的同时又有种让听众都下意识按照他的想法来想的霸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