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到九江已有数月却无所作为,今日召诸位前来乃是商议效仿青州行科考取士。”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了。
包括近来最受宠信的田野田长史。
他想过袁术可能恼羞成怒派兵夺几座城,没想到话锋一转竟然会到科考之事上。
科考?这是能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词?
显然,议事厅中其他人也都是这么想的。
他们家主公提起科考取士不骂就算了怎么还效仿呢?这是被荀氏下降头了吗?
众人惊疑不定,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袁术眯了眯眼睛,“怎么?你们觉得不行?”
阎象看看神色各异的同僚,无奈叹道,“主公,扬州各郡县不缺官吏,怕是腾不出那么多位置来安排新人。”
袁术捏捏手腕,“现在不缺官吏,过些天就缺了。”
他到九江这几个月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别以为只有荀氏那小子有魄力屠戮世家立威,他当年到南阳也没少杀挡他路的世家大族。
会稽、豫章两郡离的远暂时鞭长莫及,九江郡挨边的庐江、丹阳、吴郡可就在他眼皮子底下。
这些天看着那些家伙在眼皮子底下上蹿下跳已经耗尽了他的耐心,哪些能杀哪些不能杀他已经有了成算,就差开杀了。
在场大部分都是从南阳跟过来的老人,都能猜到他们家主公的言下之意。
可是强硬归强硬,青州那法子对他们而言确实不太合适。
用来应急还好,若是以后每年都这么选官,扬州的世家大族肯定不会乐意。
同理,青州也会是这样。
“诸位,这法子可没那么简单。”袁术老神在在的摇摇头,和还没有意识到他究竟想干什么的亲信们说道,“官员全由地方举荐或高官推荐的确很方便,可这样选出来的官只会忠于推举他们的人,并不会忠于、咳咳。”
推举出来的官员会更偏向推举他们的人,而不是朝廷,这一点他最清楚。
没办法,汝南袁氏就是凭着门生故吏遍天下才逐渐发展成关东第一世家,世上没人比他更清楚察举制度多容易让世家做大做强。
如果天下没乱,以袁氏在朝中的底蕴可以轻轻松松再捧出好几个三公级别的官员,族中子弟只要不是天生痴傻也能轻松身居高位。
凭真本事来选官就不一样了,除非提前泄露考题,不然考不上就是考不上。
站在世家的立场上他应该强烈反对,但是!他是即将代汉的新帝!
身为世家子他希望世家子能长长久久的尊贵显赫,身为皇帝,他希望世家大族有多远滚多远,有资格出生便注定尊贵的只有他袁氏一家。
从此只有拥有真才实学的人能为官为将,没本事的人家世再怎么显赫也顶多当个衣食无忧的富家翁,休想进入官署扰乱朝堂。
世家子生来就能当官显赫,举荐他们为官也就是多一层门生故吏的关系,但提拔那些本来没有机会当官的庶族就不一样了,那些人会对他这个大恩人誓死效忠。
才学如同真金,门第则是裹在真金外面的石头,只有打破门第之见才能让里头的金子放光。
至于那些有真才实学却没有出身的人,这兵荒马乱的没那么多讲究,只要是真的有本事就能在他这里谋个一官半职,都有真本事了还愁官职升不上去?
他袁公路既然已经按照真才实学来选官,跟着他这种有魄力的主公干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高官厚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