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心里嘀咕着,法子血腥但好使,他们家将军也特别爱用。
“老子就不明白了,刘虞有什么好的值得他们念念不忘?说了多少遍外族只能靠拳头打服,那些都是豺狼,年景好的时候可以用钱粮去让他们老实,年景不好的时候呢?把他们养的膘肥体壮然后让他们来劫掠咱们?”
“府库的钱粮不是大风刮来的,老子养兵的钱还不够用,哪儿有那么多东西给乌桓人?他们自己没手没脚吗?”
“刘虞刘虞成天就知道刘虞,行,老子马上再给他们请回来一个‘yu’。”
第156章 豫州荀治中
*
在真正见到荀氏这位小将军之前, 张燕一直觉得所谓“生来不凡”“旷世奇才”之类的名号是特意找人宣扬出来的。
包括民间传的神乎其神的诛杀董卓,都是事后为了扬名才编出来的桥段。
吕布本人为荀氏所用,荀氏又是筹谋诛董的最大功臣, 当时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还不是靠人家一张嘴?
w?a?n?g?址?F?a?b?u?Y?e?ǐ???ù?????n????〇??????????????
人家拼上全族的身家性命去和董卓硬刚,事成之后只是让一个小辈扬名而已,没有人会在这时候和荀氏过不去。
世家子扬名都是这个流程, 他是平头老百姓也懂。
这是运气不好碰上了董卓这么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所以扬名还得冒着生命危险, 以前太平年间连一点险都不用冒, 随便做场戏就能名扬天下。
什么“母亲生病舍生忘死进山采药”, 什么“父亲去世悲痛欲绝骨立形销”, 什么“夜读小憩误入仙境”,什么“打猎途中猛虎跪俯”,只有想不到的故事没有那群想扬名的世家子编不出来的传奇。
荀氏放出来的传闻才哪儿到哪儿,好歹他们推出来的那位小将军还是个人而不是天上下凡的神。
想当官得先出名, 出了名官府那边才好光明正大的征召,之后不管是拒绝还是应召各有各的想法, 只要第一步出名能够完成后面干什么都不成问题。
这不, 荀家推出来的那小将军第一步出名,然后就从白身一跃封候拜将,甚至短短不过三年就成了一州牧守。
他以为他当年逼着朝廷封他为中郎将已经很出格,没想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高官显贵玩弄起权柄来才是真正的肆无忌惮。
全天下一共才几个州牧?让十几岁的毛头小子来主政一方真的没人反对吗?
可惜他当时不在京城, 他要是在京城的话乔装打扮也得混进朝堂看看满朝文武到底是什么反应。
来之前张辽劝他直接一步到位连自个儿的退路也找好, 说什么虽然荀氏人丁兴旺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跟着小荀州牧最有前途。
有没有前途暂且说不准, 小荀州牧是荀氏一族里最容易相处的才是真。
年岁在这儿摆着,十几岁的少年郎肯定没有六七十岁长辈那么老谋深算, 不跟他跟谁?
真正见到人之前张燕都是这么想的,甚至见面之后他也是这么觉得。
都是两个胳膊两条腿儿,除了模样俊了点儿、气势足了点儿、见面的难度大了点儿和寻常人也没什么区别。
然而从府邸转移到书院,再从书院回到驿馆,忙活了一天准备收拾收拾睡觉了才意识到不对劲。
他虽然没打算到青州来找茬,但也是带着怀疑过来的,怎么一天下来净顾得感慨小荀州牧待过的地方有多好了?
他承认小荀州牧很厉害,但百姓安居乐业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没有上上下下那么多官员的付出就算有个靠谱的主官也没用。
虽然主官可以起到主心骨的作用,虽然厉害的主官可以乾纲独断,虽然……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