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后就是天子禅位的诏书传遍天下,刘表直接收拢所有兵力驻守襄阳,看样子像是要防备北方大军南下。
不服啊?没事儿,那就让他体验一下北方大军真的南下的感觉。
比起先投降然后再暗地里搞事情,他们更喜欢不投降的硬骨头。
当然,这话不是在内涵益州,就是单纯说一下他们的喜好而已。
主公马上要受禅,现在最重要的是禅位大典,什么刘表不刘表的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江山要辞旧迎新,轮得到他刘表在那里叽叽歪歪?
天气越来越凉,离九月也越来越近。
在小皇帝的催促下,杨太傅已经带领仅剩的朝臣把三辞三让的流程走完了。
其实三辞三让的流程应该更早进行,等新君推辞完手下了皇位才好修建受禅台,但是当时分隔两地不好进行,所以只能进京之后再三辞三让。
问题不大,回头记录的时候春秋笔法略过就行。
杨太傅活了几十年经历过各种风雨,自认为什么场面都不能让他的心情出现波动,直到他接下“劝进”的活儿。
他是硬着头皮念下去的,上头即将称帝的新君是硬着头皮听下去的。
虽然场面很热闹,但是热闹的都是别人,他们两个主角一个比一个尴尬。
想想年轻的新君面容严肃实际上却如坐针毡,好像也没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网?址?F?a?布?页?ī???ü?ω???n?Ⅱ?????????????????
他觉得“劝进”的活儿不好干,荀氏那些武将却一个个的抢着想干,要不是这种事情最好由前朝老臣来做,那些武将们肯定已经为这个出头的机会打破头。
吕奉先那小子自己想不出来文绉绉的话,私底下让帐中长史帮着把说辞都写好了。
——昔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唯将军视民如子拯救苍生,今天下初定,末将请将军登基称帝以正朝纲。
词儿不错,就是不太合适。
真要让那家伙在大庭广众之下来这么一出,好好的禅位也能变成篡位。
汉室气数已尽,但有些事情非得他们这些汉室旧臣来做才行。
吕布:……
吕大将军很生气,然后嘟嘟囔囔的走远了。
没关系,劝进轮不到他,禅位大典那天前头开路还有机会。
他的新甲已经准备妥当,赤兔也洗刷干净养足了精神,就等九月初六那天迎头开路了。
张辽:……
孙策:……
曹昂:……
开路也是个抢手活儿,一群武将最终还是没能逃得过打破头的下场。
荀晔刚开始紧张的一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儿,紧张着紧张着慢慢就调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