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正好周时亦来了,关于她男朋友的话题就此打住。
她和周时亦坐在长条桌两端,隔得比较远,两人整晚没有任何交集,她也没有特意去关注桌上的任何人。
那晚聚会她提前离场,不知他们玩到几点才散。
再次见到周时亦是在校外的一家餐厅,他和宁缺两人在吃饭,她过去和宁缺打招呼。
宁缺转头问周时亦:“我小学妹钟忆,上个月聚餐她也在,还有印象吧?”
周时亦点头:“记得。”
宁缺指了指对面,示意她:“一起。”
她刚好一个人用餐,便坐下。
全程她说了寥寥几句,安静听他们交谈。
吃完离开餐厅前,他们互留了联系方式。
有宁缺在场,她并未多想。
那天她和宁缺搭他的顺风车回家,她住得远,他先送宁缺回去。
之后车上除了司机,只有他们俩。
密闭的车厢里,陌生的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你是江城人?”
“对。江城下面镇上的。”
他点点头,没再多问。
她看得出来,他沉冷寡言。
十几分钟后,车在她家门前停下。
他偏头问她:“方不方便,晚上一起吃顿饭?我来接你。”
那次校友聚会周时亦来得迟,并不知道她有男朋友。
又因坐得远,也没注意到她当时手上的戒指。
男女之间的单独邀约,她当然知道对方什么意思,也感觉得出他当时的眼神。
她拒绝了:“抱歉,我有男朋友。”
车内静了一瞬。
被拒后,他依然很有风度,淡笑道:“没事。是我唐突了。”
下车时他让她小心点,别碰到。
第三次见到周时亦是在两周之后,一个校友的生日宴,没想到他也在。
他冲她微微颔首,视线从她手上的戒指扫过。
那天生日宴上两人全程没有任何交流。
当时学业忙,感情也出了问题,无暇顾及拒绝了周时亦这件事。
就在那个周五,她给路程打电话,决定分手。
四年的感情,哪是说放就放得下。
在此之前,她已经痛苦了很久。
她和路程高一成了同学才认识,因他们家也在镇上,下意识里她对他卸下些许防备。
彼时爸爸带着她早已搬到市区住,不过周末她会去虞老师家小住两天。于是每到周五下午,她和路程一起坐公交回镇上。
“虞老师是你家亲戚?”
“…嗯,远房亲戚,在他那里学画。”
“你对我们镇好像很熟。”
“我在那住到上小学。”
“难怪。不过我小时候没见过你。”
“我除了坐船,就在虞老师家画画,很少出来和小朋友玩。”
话越来越多的两人互生情愫,后来偷偷谈起恋爱。
但再深的感情也渐渐抵不过长久的分开,抵不过醋意和各种矛盾。
经纪公司不允许路程谈恋爱,几次勒令他分手,他坚持没分。
有次她打电话给他,接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