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空手到金属瓶里抓了一把,任由粉末随风飘拂,沾满自己的皮肤:“如果有必要,我还可以口服一些。”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B?u?页?不?是?ī???ū?w?e?n??????????5?????????则?为????寨?站?点

“那到底是什么?”

“葡萄糖粉末。”穆祺道:“随身携带葡萄糖,应该不犯法吧?”

系统不再说话。在刚刚的几句问答中它已经完成了扫描,但扫描结果真是叫人——叫统百思不得其解;这玩意儿的确是安全无毒的,无毒到可以直接入口的地步;指责这样的原料会闯出弥天大祸,似乎也……

不对,虽然扫描的结果显示的是绝对的安全,但系统终于注意到了一点细微的区别——报告上指出,这瓶葡萄糖粉似乎有一定的放射性;很微弱、很细小,并不足以影响人体,但确实是有。

它大喝出声:“你在葡萄糖里添加了什么?!”

穆祺眨了眨眼,似乎也并不感觉意外:

“连这都能探查得出来,高科技真是厉害啊。”他叹气道:“好吧,我可以承认,这瓶葡萄糖粉确实有点不一般。不过,我觉没有往里面加什么添加剂,只是——只是葡萄糖中的碳原子,都被替换为了某种同位素而已……”

“碳十四!”系统恍然大悟,声音都变得尖细了:“碳十四标记法!——怪不得,怪不得!”

碳十四,含有八个中子的碳原子,略带放射性的碳原子;因为在自然界中存量稀少,且并无生理毒性,常被生物学界用作生物循环的标记物;科学家们将含有碳十四的食物饲喂给食物链底层的生物,多年以后再逐一检查食物链各层级生物体内的碳十四含量,以及原子衰变情况,就可以摸清楚动物的迁徙及物质的循环,将整个复杂的生态流动搞得清清楚楚,一毫不差。

所以说,穆祺在草原的地下水系统中动用这种标记方法,那到底又是想做什么?

理论上来讲,草原水系的分布是一个完全的混沌状态,就算久居此地的匈奴牧民,也绝不能从几十年逐水草而生的经验中总结出什么规律——地下水太辽阔、太琐屑、太复杂了,几万条几十万条水系彼此纠缠、影响,又绝没有长江黄河这样的辽阔水域来约束整个系统,于是输入和输出完全不可控制,就连超级计算机也模拟不清楚水系的变更;那是数万个参数的相互作用,已经超出了人类推算能力的范畴

可是,如果理论推算已经绝无可能,那何不改变一下方向,换一个新的套路呢?

——比如说,直接暴力穷举?

喔,当然,这不是说真要靠人力把草原的地下水一条一条数清楚,那也是做不到的;人类的力量和耐心毕竟还是太渺小、太卑微了;可是,人类做不到,不代表其他的生物做不到——一切有水有土之处,都是生命无所不到之处;而生命一旦诞生,就必须严格遵守生态系统的规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于是被特殊标记的碳十四就随着食物链扩散到整个草原水系中,只要能监测出各处水源中碳十四原子的浓度,就能大致还原出草原地下水系的脉络。

非常精巧的思路,非常高明的办法,不愧是顶尖生物学家一代代更迭出来的套路,可以轻易达到连超级计算机亦不可企及的效果,也就是——

“怪不得会闯下这么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