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牵手,大家无非一起走。都是要一起到泰山地府报道的同一届鬼友,那又还能分什么高低贵贱?
怎么,他们就算不服从丞相的命令,现在的丞相还能咬下他们的鸟不成?
有这样的心思横亘在胸,公孙弘的命令发倒是发了下来,效果却也和没发差不多。遵从命令抵达相府的官吏寥寥无几,来的人也多半是出于与公孙丞相的私人情谊,要在死别之前与故旧最后见上一面。因此大家围聚在丞相府的西曹,彼此默然而对,面面相觑,气氛冰冷凄清,不像议事,倒像是在沉痛悼念。
如此呆坐了片刻,丞相公孙弘终于姗姗来迟。大概是人老了城府极深,即使面对这样天崩地裂的局面,他居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神情。公孙氏只是站立台前,左右环视一圈,数一遍人数后点一点头,随后向前一步,露出了紧随在身后的少年——居然正是先前随大将军出征的侍中,霍氏霍去病。
即使是身处于最绝望冷漠的境地,在看到霍去病端然整肃的面容之后,在场的官吏心中亦是微微一动。大军班师已有一月,该泄漏的消息都泄漏了个底掉。长安的显要就非常清楚,这一回汉匈交战,霍去病脱颖而出,一鸣惊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亮眼之至,将来必定会青云直上,蒙获重用。而这样的新任显贵骤然现身长安城中,必然意味着某些微妙的政治变故。
——到底是什么呢?
没有等微觉愕然的众人思索出个所以然来,公孙丞相已经平静开口:
“霍将军带来了至尊的口谕。”
堂中默然无声,正襟危坐的所有人一齐下拜,恭敬聆听皇帝的训示。
霍将军向前一步,朗声开口:
“陛下说,大战已毕,要好好犒赏军中有功之臣,这一件事,要交给丞相府去办。”
说完这一句,他停了一停,随后补充:
“陛下又交代,这是一件大事,要不惜工本,慢慢的办好。”
此话一出,下拜在地的众人双手微颤,忍不住抬起头来,瞠目凝视着传达口谕的天使。
——什么叫“慢慢办好”?
皇帝的口谕不会有废话(或者说就算是有了废话,也没人敢当它是句废话),如果说要“慢慢办好”,那就意味着这一次下发的任务是艰巨的、是繁重的,同样——同样也是漫长的;那么,负责执行如此漫长任务的官吏,是否也就等于变相有了一个人身保护的特许?
……毕竟,哪怕狡兔死,走狗烹;总也要轮到大事底定、大功告成;皇帝从不会因小失大,为了一点私愤而搅扰论功行赏的大局。所以,只要有幸跻身于此论述军功的重任,那至少在重任了结之前,是绝不会有什么性命上的忧虑——
一念及此,在场所有人的呼吸都浊重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