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意思?”

“字面意思。”穆祺道:“关心关心后世的制度建设,顺便——顺便给刘先生提一个醒。”

苏莫倒是隐约知道一点穆祺的任务,所以只是抬了抬眉毛:“提醒?”

“是的。”穆祺道:“说实话,刘先生对赵宋这种强大的行政体系,可是相当之喜欢呢。”

说来有点好笑。虽然赵宋在对外战绩上一团稀烂,但在对内治理上却可以算是卓有成效、水准极高;相比起后来连人头和税收都算不明白的带明,可以全面介入一切经济活动,顺利调动出所有财政潜力的赵宋国家机器简直强到不可思议。尤其是荆公新法,卓见成效,更是隐约显现出了政权近代化的影子。而这样高效、强劲、无所不能的统治机器,则无疑是武皇帝梦寐以求的国家究极形态——无所顾忌、无所阻碍,一切意志都能轻松贯彻,多么美好的制度啊!

自然,赵宋军力是弱鸡了一点。但这不是它得国不正,自己作出来的结果吗?就算军力弱鸡,与行政制度也没有什么关系。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该学的还是得学嘛!

以武皇帝平日的做派,搞点既要又要的做派是很合理的。但穆祺责任在身,却不能不在他陷入幻想之前展示一下残酷的事实——没错,赵宋的体制确实很高效;所以只要遇上一个烂货皇帝,那亡国灭种起来也很高效。三年破家,五年破国,快不快当?

某种意义上,这大概就是历史的诡谲笑话之一了——加强行政体系有问题么?当然没有问题了!生产力愈加发展,就越需要有高效、强劲、可靠的社会机构出面组织生产、整顿市场、研发技术,生产剩余被源源不断的抽取上来,投入到机械及技术的开拓之中,于是新生产力随之扩张,整个社会由此而进步;这就是后世产业革命、技术升级的逻辑。这也是愈到后世,对王荆公新法评价愈高的缘由——大家开拓眼界了,大家吃过见过了,所以终于可以明白先行者的眼光。

但是,强劲的机构必须要有同样强劲的首脑来统御,而世袭的皇帝又实在没办法胜任这个职能;于是事物走向了他的反面,原本隐约昭显了未来曙光的崭新制度,反而成了追魂索命的毒药,这大概就是王荆公九泉之下,梦寐不能及的变故了。

“所以,你要提醒他,绝不能采取赵宋的制度?”

“绝不能采取赵宋的制度,那就只能走朱洪武的路了。”穆祺道:“而朱洪武的路嘛……”

朱洪武惩于赵宋之失,在治理上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严禁国家力量下乡扰民,完全寄希望于地方的“乡人自治”,最大限度遏制住了皇权的破坏力。这一招的效用确实显著,毕竟带明的恶劣皇帝绝不逊色于带宋,但整体上并没有搞出道君这样能够使王朝猝死的狠活;可这一招的副作用同样也显著——要是没有张居正拼死拼活的裱糊,以带明那个破烂财政,恐怕撑不到两百年恐怕就该彻底破产了。 w?a?n?g?址?发?B?u?页?????????é?n????????????????????

管得细了也不行,管得粗了也不行。要是换一个古人来到现场,大概又会放声感慨,天下之事,总是宽亦误,严亦误;永远没有万全。但作为现代人,穆祺和苏莫其实都很明白这个矛盾的根本缘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