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先前穆祺提到过一次五十天后的日食, 但那时董仲舒虽然稍有惊愕,却并未如何失态——没错, 预言单次日食的能力虽然罕见,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孝文皇帝时宠幸的方士新垣平, 就曾经预见过一次正午时分的日全食, 即所谓“日再旦”;推而论之, 如果真有哪位新垣平的再传弟子延续了他的能耐,其实也不算什么太稀奇的事情。

事实上,作为真正的大儒, 继承了门派密辛的绝世高人,董仲舒对方士们的能耐还要理解得更深、更透;他很清楚, 各地方士们看似荒诞不经, 装神弄鬼,但其中鱼龙混杂, 却隐匿着不少战国诸子百家的残党、昔年齐鲁之地稷下学宫的孑余——而这些残党曾经拥有过的玄说妙理、惊人技艺, 那是连儒家都望尘莫及, 不能不讳莫如深的。

说白了,儒家能有现在的地位, 多半是千年王八万年龟, 活得长了自然成了老艺术家。但要是真刀真枪比拼什么推测天象窥探地理乃至工程学原理, 那恐怕连给墨家阴阳家提鞋的资格都没有。战国时的孟老夫子犹自不能匹敌杨朱、墨翟,后世子孙在天象上输给百家残党, 岂不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可是,也正因为对诸子的往事略有所知, 董仲舒才非常清楚百家才能的上限。他们或许可以勉强预测出几次零星的、散碎的日食,模模糊糊猜出一点日月变化的周期,但却绝对没有能耐将整整五十年的日食都精确罗列,逐次预言。

这样的,这样的了如指掌,这样的清晰明确,俨然是完全掌握了天象的规律,已经再也没有遗失和疏漏——如此近乎禁忌的知识,是诸子百家——不,是有文字诞生以来,一切士人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

说难听点,要是真有哪个学派传承有这样可怕的知识,他们为什么不提前几十年就献给始皇帝?只要能当着始皇帝的面预测出几次日食,那从此大秦帝国里祖龙老大他老二,赵高看了他要舔钩子,李斯看了他要磕大头,胡亥没有他连皇位的屁都闻不到——这样的地位不爽吗?这样的待遇不高吗?何苦枉自委屈,苦巴巴的装什么神经方士!

这样的逻辑浑然不可理喻,所以董仲舒瞪视穆祺,再问了一遍:

“你是怎么知道的?”

“算出来的。”

“算出来的?”

“需要一点几何图形上的知识。”穆祺道:“当然,预测彗星是很麻烦的,毕竟双曲线的模拟不好做。但日食月食就方便多了。总之,地球绕日的轨道可以直接处理为圆形,月球到地球的长短焦距也不难求得,那么只要用历史数据算一算三个天体的角速度,就可以推测出几十年内的日食时间。误差基本可以接受。”

董博士:…………

他下意识道:“你说什么?”

刘先生迫不及待地发出了一声冷笑——轻蔑、高傲,嘲讽无知的冷笑——喔,不要误会,其实刘先生自己也不懂怎么计算日食;但在长久的恶补之后,他至少已经能听懂那些“角速度”、“焦距”之类莫名其妙的专业术语了,这怎么不让人大感骄傲,并且由衷的鄙视其余文盲呢?

听到这一声冷笑,茫然的董博士莫名有些不安;但还好,穆祺本人倒没有什么嘲笑无知者的爱好。他只是叹了口气,又重复了一遍:

“……都是算出来的。”

至于怎么算出来的,你就别问这么细了吧?

“这些计算稍微有些难度,但只要长久习练,终归能够掌握的。”穆祺道:“实际上,如果借助现成的模型,那么上林苑很多的工匠已经可以推算出未来几次日食的时间了,虽然只能计算最简单的日全食,但慢慢总会有进步的。”

上林苑中的工匠已经在慢慢掌握天道规律了,那是不是他们也在慢慢成圣?天道规律只要懂几何懂计算就能直接手推出来,那岂不是普天之大,人人都可以成圣人了?!

你搁这儿搞学位扩招呢?!随便扩招是要学位贬值的你懂不懂?!

董博士再也绷不住了。大汉不是天人感应彻底崩溃的宋明,大汉儒学始终没有摆脱谶纬神学的影响,因此推崇的“圣人”始终带有神性;你对汉儒说大家都可以做圣人,无异于跑到中世纪对教徒说大家都可以成神——话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