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看起来都是临时工人。粗略一看,在生产加工的母婴产品的技术含量也并不高。你看到那个围兜没有?几乎就是两块布缝合在一起,在星港县城找到人做这些活儿,并不困难吧?”
袁恒宇点点头,回忆起在工厂的所见所闻,赞同道:“的确。如果继续在她的工厂批发母婴产品,本质上和我们当初在义乌出售袜子没有区别。到时候八款产品也不丰富,我们还得回到在1677上的批发模式。”
“是啊。”萧云徊知道袁恒宇明白了他的意图:“我们看到了工厂,知道这些产品的大致生产流程。如果宋墨寒愿意让我们取取经,我们自己尝试着运营一个小工厂,做生产端,岂不更主动?”
“那一定得注册商标和拿到资质。”袁恒宇经过袜子一役,替萧云徊在法务方面警钟长鸣。
“那都是后面的事了。”萧云徊显然早有打算:“当务之急是,谁会愿意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倾囊相授。”
萧云徊把这个想法告诉林超后,被林超劈头盖脸一顿大惊小怪:“我说你小子是不是疯了?我们现在的店开得不好吗?收益不高吗?我们大学班里的男生就李博阳这种上岸的算最稳定,其余的全在小企业搬砖,像我们这样毕业两三年,自己当着自己老板,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可不是多数!”
“只是想尝试一下,我们当年做快递,不也是尝试的结果吗?”萧云徊提出不同看法。
“唉,”林超无奈道:“你这人,就是什么时候都爱折腾。你想想,自己在县城办个厂,你需要多少投入?人员、设备、技术,样样都牵扯金钱和精力。我们这个快递点得亏当年接了一摊旧设备,给我们省下一笔钱,要不当时连钱都凑不齐。我们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有!”
林超提到的这些,萧云徊已经想了一遍。
按照他和林超这五六年的交情,早在义乌行之前,他就料定了这个结果,自然也不感到意外:“失败和成功,在我这里都是一种可能性。我从来没认为物流做得顺利了,下一次项目就一定会成功。我也只是想和你说一声,如果你有兴趣,我们还是一起干。”
林超沉默了许久,说:“抱歉,兄弟这次不跟了。”
他怕萧云徊心里有想法,又赶忙强调:“不过你放心,如果你要牵扯精力什么的,快递点这边,我和孙大哥会照应。因为你的原因,小袁同学和星星常常来当免费劳动力,我从来没想过给他们开工钱。我们之间,永远不用算得太清楚。”
萧云徊了然,事实上,林超的一切回应,大致都在他的预料当中,包括他说未来会照应。
可是,照应这事还说得太远。
萧云徊眼下需要想的事更为具体。这些事,只要一件落实不下来,他目前这些假想就仅能停留在镜中花、水中月。
首先,宋墨寒是否会同意给他提供一条加工厂初创的途径。他做好准备,如果宋墨寒不愿意就母婴行业给他指点迷津,他就泛泛和她谈,谈女装、谈男装,甚至谈运动产品,总之下定决心搞明白加工这回事。
萧云徊会对加工厂动心,是因为他在家乡星港县和义乌,都频繁看到那些坐落在村落社区里的个体户小厂。这些小厂,大都是内贸或外贸的生产端之一,但所需要的技术含量其实很低。
其次,他目前在杭州也算较为稳定:每天有事做,有朋友,有妹妹,有袁恒宇,正如他那天在义乌小宾馆对袁恒宇的一番剖白,有这些人,他知足常乐。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