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如此一箭双雕。
但多数人佩服的却是王清莞丈夫居然对女子之事了如指掌,夸他驭人有术。
自此以后,这种风格的诗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
它把女性最隐私的那一面从闺房之中揪出来展示在大庭广众之下,满足了他们骨子里的对女性的窥探欲。
他们心知肚明这些都是什么人写的,但彼此间的恭维也是发自内心的——准确来说,这是他们表达对这种风格诗背后的人的态度——他们比的不是诗,而是诗背后的人。
王清莞当然知道事情的走向出乎自己的意料。
她的丈夫为了让王清莞做出更好的诗篇,命人将京城中流行的诗摘抄成册,送给她研习,知道事情的发展并不稀奇。
怒火中烧的王清莞认为自己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她此时还没想到,在未来不久,她又用这种风格的诗为自己搭建了一座希望的桥梁。
涉及女人的东西在掌权者眼里都上不得台面,所以这种风格的诗也只是这些权力的拥有者在宴席集会上的玩闹。
在正式场合中,他们看重的依旧是以往风格的诗篇。
恰恰就是他们这样并不在意的样子,给了王清莞以可乘之机,任谁也想不到秋后的蚂蚱居然有胆量去布置一个度过冬天的计划。
王清莞给女人所独有的东西都赋予了新的含义,并通过她的丈夫将这些含义在通过诗篇传递出去。听到这首诗的男人又将这些书籍装订成册,像王清莞的丈夫那样带回去给他抢劫的对象研究。
此后的每一次诗宴集会,明着是各个强盗土匪在比较谁家的女子多情,暗中却是她们这些女子窃窃私语的交流盛会。
尽管这种被当作玩物的感觉很不舒服。
王清莞在众目睽睽之下为这些女子们建立了一张可以通过诗篇发泄心中苦闷,彼此交流的网。
在这张网上交流的人,也都不约而同地保守着这个秘密。
这张网不是透明的,它很脆弱,很容易被人瞧见撕碎。
王清莞最初很担心被发现,所幸那些年长的人都是过来者,对此表示理解,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掌控一切的男人们,高傲到不允许自己去研究这些上不得台面的诗。
这才得以存活至今。
这便是王清莞寄以希望的网。
在那些不见天日的黑暗岁月里,她从来都没有弯下自己的傲骨,选择向命运妥协。哪怕她孤身一人,势单力薄。
定安长公主选择与王清莞合作,也是这张网。
她所图不小,闭着眼睛都可以想象到将来的拦路狗会有多少,能在王清莞这张网上交流的人,多数都出身大家,与定安长公主心中的拦路狗所在的家族重合颇多。
这种龌龊的事情若是暴露在大众之下,怎么都可以想象他们变成落水狗后的狼狈模样。
至于救一个在水火中挣扎的可怜人?定安长公主冷冷一笑,她可没有那么多的好心,去分给一个对自己无用的人。
她与王清莞不过是各取所需。
在三日后的大寿上,就是定安长公主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也是王清莞再一次选择将自己曾遭遇的事情大告天下的时候。
这一次她不是孤身一人。
她有长公主这样强有力的后盾,也有那张交流网上认识的的愿与她共同进退的伙伴们。
她不会重蹈二十五年前的覆辙。
看起来像是一切都安排妥当的样子,但王清莞无由来地觉得心中慌乱,仿佛有什么不可控的事情将要发生。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