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安青“嗯”了一声,又想起一件事:“包子。”
“宝宝想吃包子了?得亏你提一句,那我明天早上起床了再蒸,新鲜。”
姥姥说完又叮嘱道:“不能每天图省事光吃包子,自己也得炒点菜吃,光吃包子营养不均衡。”
颜安青这次并不是自己想吃包子,因为楚白焰夸包子好吃,等姥姥的包子带过来,可以给他吃。
挂上电话,姥姥赶紧跟家里的保姆交待:“小周啊,明早买菜的时候,带点香菇和肉馅。肉馅一定要前腿肉,你挑最好的位置割一块,让师傅现给你剁馅。不能用机器绞,机器绞出来的馅吃着不香。”
“放心,我都买过多少回了。”正在厨房准备午饭的保姆应了声,每次包包子,姥姥都要交待一遍,加钱给师傅帮忙剁成肉馅。
颜安青刚开店那会儿,姥爷的病情还不严重,老两口不放心经常过去看看。这一年下来他磕磕绊绊把店开起来,自己能独自生活了,他们也算放心了一大半。颜安青这种情况,姥姥根本没指望他能賺多少钱,开个店是让他有个事做。年纪轻轻,总不能和社会脱节。更何况他们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活多少年?。
回想起颜安青小时候,姥姥就唏嘘。当初生下来的时候粉雕玉砌的小人,白白嫩嫩。每次护士抱孩子过去洗澡,一排小婴儿里,最好看的就是颜安青。出生后在医院的各项检查也没有问题,满月了抱出去,家属区的街坊各个见了都抢着抱,挣着要订娃娃亲。
等宝宝长到两岁半还不会说话,家里才开始意识到不对劲,就算男孩说话晚,也不能两岁多连基本的称呼都不会喊。除了不会说话,颜安青还很刻板固执。
每天干什么事都必须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只要一个步骤不对,就会尖叫大哭。他的东西必须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可以有任何变动;有三个奶瓶但只用其中一个,换成其他奶瓶就会把奶瓶扔掉;睡觉困难户,每次哄睡,只要房间内有一点声音就前功尽弃。
开始以为是缺钙,带去儿科检查了一下,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颜安青有“孤独症谱系障碍”倾向,简单地说,就是疑似自闭症。因为年龄小还不能完全确诊,希望家长可以引起重视,尽早干预。
颜安青的父母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两家条件都不错,就颜安青一个宝贝,肯定怎么好怎么治。一开始大家都信心十足,以为愿意花钱就行了。等真正开始做干预,花钱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精力。
女儿和女婿都有工作,年轻人的事业不能耽误。爷爷奶奶倒是退休了,但爷爷在颜安青两岁的时候脑梗过一次,行动不便,日常生活还得奶奶照顾。姥爷在部队还没退休,只能自己顶上。她是小学语文老师,为了照顾颜安青办了内退。幸好就差一两年退休,学校领导也体谅。
在机构干预了一年,颜安青还是有进步的,能说简单的词汇,能简单表达自己的诉求。这让一家人看到了希望,她一直陪着,自己也买了相关书籍去学习如何给颜安青做干预练习。
在家的时候不觉得,只看到孩子的进步。等上幼儿园了,一对比才发现颜安青跟其他孩子的区别。根本不听指令,会在老师上课的时候突然跑出去抓蝴蝶。老师不管讲什么,他都干自己的,如果有小朋友动了他的东西,他会尖叫,咬人。
校长找颜安青的父母谈话,委婉建议他们给孩子换所幼儿园。能换到哪去?姥姥心里清楚,颜安青的情况不是换幼儿园可以解决的。她去找校长沟通,可以全程陪读,老师只管上课,她来负责颜安青,校长这才点头让颜安青继续上幼儿园。
一次幼儿园的手工课,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卡通石膏像,还有一排颜料和毛笔,让大家自己上色。这是唯一一次颜安青跟上大家的节奏,他拿起发给他的石膏像很认真地涂抹。
等全部涂上颜色,颜安青举起石膏像,脸上手上都是不小心糊上去的颜料,捧到自己面前说送给姥姥。那一刻自己激动得想流泪,颜安青是知道谁对他好的。也是这个契机,她发现颜安青对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