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己的私心吧?”

“沈娘子觉得呢?”

“先前说什么千帆过尽,你根本就是心有不甘,借故将我关起来动手动脚,以为我会回心转意顺从你吗?做梦!”

洛明瑢静静看了她一会儿,看得沈幼漓的眼神从严厉变为闪烁。

“沈娘子猜对了一半。”

“另一半呢?”

“要郑王信任贫僧,洛家就一个人都不能走,不过丕儿被提前藏起来的事,郑王还不知道,所以沈娘子放心,你与贫僧的孩子不会有事。”

什么意思?

沈幼漓并未被安抚下来,反而无意中像是嗅到了真相。

为什么郑王要信任洛明瑢?

洛明瑢投靠郑王了?

洛明瑢不必她问就已解答:“贫僧效忠郑王,他自然不会伤你们性命。”

沈幼漓敏锐得很:“你一个和尚,郑王为什么要拉拢你?”

才问完沈幼漓就反应过来了,讲经堂那日的种种蹊跷,放在平常,凶徒怎么会听一个和尚讲经,那早该劈下去却停住的刀——

那漠林匪首不是杀县主的,而是得郑王授意,故意试探洛明瑢,顺道做个郑王出现在瑜南的借口。

那些尸体如今被收拢到鹤监手中,说明朝廷也查出来些蛛丝马迹。

她心沉了下去:“你到底是谁?”

洛明瑢不答,眼神却也不闪不避。

沈幼漓的脑子一动起来,转得就分外快,若为惜才,不必使这种伎俩试探,亲自出面招安就是,要钱,该去找周氏这个打理家产的人,他一个和尚既不能做主,又不能领兵打仗,试探他什么?

那郑王缺什么,他现在最缺什么?

除了兵马和粮草还有什么呢?

还有一个起兵的名头。

沈幼漓熟读诗书,古往今来,若想造反不为人诟病,必须扯一面大旗,要说旗子,再没有比匡扶正统更好的了。

前朝秘辛传闻,沈幼漓也略知一二。

民间早就传说过当年随着先帝北逃的晏贵妃亲子才是先皇属意、身负王命的正统。

可兵灾之下,东面的淳王自立为帝,又将先帝迎回朝尊太上皇,这十七皇子就隐匿了下来,消失不见,但他手中一直拿着先帝密诏,时刻准备取而代之。

从称帝的淳王到李成晞,恐怕暗地里都找这个先皇子的下落。

若眼前人就是那个皇子,那么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漠林军不像漠林军,朔方军也没有朔方军的样子,是因为那天赶来的援军根本不为救县主,而是来救洛明瑢的。

她熟识天下兵马,能效忠十七皇子的兵马,只能是失落的晏家青夜军。

细数一下时间,洛明瑢的年岁也对得上。

郑王所垂涎者三:洛家富贵、青夜军和可能存在的“王命”。

她慢慢抬起眼睛,仔细打量着垂目的菩萨,一切开云见日,全部清晰了起来。

可惜沈幼漓没有见过贵妃,不知道他长得到底像不像。

但是这真相……太令人难以置信。

这样一个处于旋涡之中的皇子,怎么会让她遇到呢。

不过沈幼漓是大理寺办案出身,她最清楚,排除能想到的不可能,剩下唯一一个就是真相。

“你真是晏贵妃流落在民间的皇十七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