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知道那是人命!”阎止的声音跟着提起来,“性命攸关,你不是一样给杨淮英为虎作伥吗?以为义正词严一番就能平息心底的愧疚,等什么时候躺上了断头铡,悔不当初了,那才叫真心话呢!”
他寒声道:“接着说!杨淮英为什么在你井上藏粮,是要送到哪儿去?”
郑榷哑口无言,先前的神气与轻蔑剥落般渐渐褪下去,终于露出些垂头丧气。他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声音也跟着低下来:“城里像我这样的小盐井……没有一家能开出盐的,要是不想挖了填,填了挖,一家人累死在井上,就得听那姓杨的,替他储着粮。这些粮食只有一个去处,跟着日子定数,大家都送到东甘盐井去。”
阎止问:“杨淮英手里的是什么粮食?为什么府衙放不得,反而要存在你们的井里?”
郑榷的声音越来越小,半晌才开口说:“……从幽州来的走私粮。”
牢里安静一片,只有烛火爆开的声响。书记官面上惊骇,停笔而不敢记,抬眼偷偷地觑着贾守谦求助。
阎止余光暼这点小动作,眼神示意程朝站到他身后去,这才又问:“是田高明送来的?何时的事。”
“是……”郑榷低头喃喃道,“大概是四五年前吧,那时候我还跟在路伯身边,在东甘底下打井。杨淮英有天忽然带了个人来,在井下转了整整一天,不许别人靠近,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后来问了路伯才知道,那人是幽州知州。我们原本都没多想,但是自打田高明来过之后,井下忽然多了很多人,活儿也多了几倍,越干越久昼夜不休。直到有一天,死人了。”
阎止沉默着,等他继续说下去。
郑榷叹了口气说:“我都忘了他叫什么了。他们家特别穷,交不起税,姓贾的就把他扣在井上,没日没夜地做工。我们知道他不容易,会轮流省一口窝头给他,但是总有顾不上的时候,没想到就……”
他顿了顿:“出事之后我再没见过他,但是盐井里来了更多的人,每月也会偷偷地送来这种黄米。但是我……我老记得他最后那副样子,东甘这座盐井当年就不该建起来,它像个疯狗似的,总有一天会把兖州都吞下去。我实在是怕,就辞了工,出来自己做生意。”
阎止问:“死在东甘盐井的人都送去哪儿了?”
郑榷深吸了口气,闭了闭眼,艰难地说:“……对外报意外,只是免个徭役的人头,一文钱也不给。实际上……实际上都填在我们手里的小盐井底下,一层累着一层,和乱葬岗没有差别,我都不敢想有多少。所以后来小盐井都改做储米之用,没有人敢再接着往下挖了,没有人敢啊!”
牢中一时无人说话,更漏声一滴接着一滴,只有书记官笔锋扫过的沙沙声。贾守谦在一侧木然地立着,刚刚抖如筛糠的那一阵惊惧过去,此时反而一动不动地垂首不言,如同塑像一般
阎止问:“东甘要这么多粮米做什么?”
“我不知道,”郑榷破罐破摔地说,“井下的盐采得太多了。路伯说采出来的量早就远远超过要交给京中的数字了,但还是在一直开采,都送到幽州去了。”
阎止听到此处,心中才算连成一线。荒原上什么也没有,羯人要粮食不假,但更得需要盐才能活下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