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人影攒动,却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是种难以言语的焦躁。
阎止绕过长廊,自莲池中穿行而过。淡淡的莲香拂过身侧,平去他心头的沉重与焦灼,渐渐地沉静下来。
他走近院中,见正房里已经点上了灯,便叩了叩推门进屋。萧翊清正靠在床头看战报,蹙着眉头神色肃然,膝上摊着两张舆图。
阎止坐在他床榻旁边,见床头上搁着一碗药,已经放凉了。他把药碗送出去,轻声劝慰道:“你近几日身上一直不好,怎么这么早就醒了?天刚亮,再歇息一会吧。”
萧翊清叹了口气,无言地看向窗外。黎越峥这几日都住在西厢房,隔着薄薄一层明绢,院中亮灯他如何能不知道。即便起身时嘱咐了别惊扰他,萧翊清一神一念都挂在他身上,这些动静不可能听不到,瞒是瞒不住的。
阎止温声道:“还在吵吗?黎叔真的是都要急坏了,你这样往外推他,不是更让他伤心?他难过,你心里跟着不好受,何必呢?”
萧翊清靠着软枕,眼前浮现的却是黎越峥满是愁绪的眼睛,和每每对上自己温厚的扶持。他胸中像是有什么汩汩地流过,安静无声,却将心底划得满是血痕。
他不是要故意往外推拒。只是这份温情他如今不敢多看。深情见而生畏,畏而有怖,丝丝缕缕地缠绕过来,将两人困锁在重重红尘里。
他发了一会儿愣,摇了摇头轻轻说:“还是不见的好……不说这个了,杨淮英招了?”
阎止责备地看着他,还想再劝,却见并无转圜之意,只好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他将供状简单讲了,末了道:“是认了,但闻阶背后另有其人,许了他重利官位相诱,才至截取兖州军粮。若论朝中上下,只有一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萧临彻。”
“我也这样想。”阎止道,“但是当时萧临彻已坐困陪都。城中把守严密,与外界并无联系。他若想干预京城要事,与闻阶传信,谁会在其中牵线搭桥?”
萧翊清道:“或许萧临彻进陪都前早已设伏。他与衡国公一向不睦,更与因北关战事被送进陪都围困,少年之心,其恨犹深。他若在京布置,必会抓住运粮的机会重创北关众将,再将其推给闻阶,可谓一箭双雕。”
“可萧临彻进陪都时,身边人都已悉数清算,连陈知桐这样的人都要无辜被牵连,哪儿还会留下什么探子呢?”阎止疑道。
萧翊清闭了一会儿眼睛才说:“……洞悉北关粮线,知道京中安排,这探子不仅在京城,还应当在傅家之中,才能把诸事都知道详细。凛川,你当修书问问西北侯。”
阎止应了一声,却想起一件往事。宫闱之事他知道的不多,只是国公府事发后不久,便传出了皇后薨逝的消息,皇上为此悲痛不已,辍朝多日,至今再未立过继后。皇后还在时,曾提过要把自己的侄女许做三皇子妃。
两人说了半晌的话,萧翊清坐得倦了,阖眼靠在枕上。
阎止忙起身扶他躺下,趴在床沿上看着他,轻轻道:“天色还早,大夫上午才来,你再歇一会儿。我不走,就在边上的暖阁里合会儿眼,我陪着你。”
萧翊清大半张脸掩在锦衾之间,听他这样说,又疲惫地睁开了一点眼睛,微弱地开口道:“把元昼支出去……不要让他听见。”
天光大亮,外头虽不见太阳,但四下都是明晃晃的,闷热中不带一点风。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