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纪家齐家是同乡!他们宜孟县的唐家郑家!”
那些人贩子供述。
他们直接受唐大人的指使,找什么类型的美人,也是唐大人直接联系。
隐隐有听说,郑大人也是他们的手下。
似乎是郑大人在京城的时候,攀附上荣王的关系,从而开始替他们府里办事。
这一连串的事,砸的人晕头转向。
更引起轩然大波。
更多丢了女儿的家里找了过来。
直接对准荣王。
荣王直接称病不出,只有他的儿孙们出面。
还有人找到皇上那边,让皇上制止这些流言蜚语。
但这种事情如何能瞒得住,根本堵不住悠悠之口。
负责此时的大皇子看着一桩桩罪行,盯着京城知府道:“证据确凿,你还不宣判吗。”
大皇子已经被愤怒冲昏头脑。
他不敢相信,南正国竟然有这么多龌龊的事发生。
还是在他爹的治下发生的。
甚至他的父皇还知道此事。
明明在他眼里,父皇是个再刚正不阿的好君父。
那些年为了扶持贫家子弟,他也是一直在周旋。
怎么转眼就变成这样了。
偏偏知府还隐晦提醒:“殿下,此事要不要先禀告皇上,看皇上他老人家的意思。”
大皇子想到雨儿说的忠与不忠的话。
此刻要是禀告父皇,岂不是让父皇为难。
不管这事跟他有没有关系,到底为止,赶紧把人惩处了才是真的。
父皇是什么意思不要紧。
要紧的是,不能让错事继续。
那才是真正的不忠不孝。
大皇子下了决心,直接道:“就算父皇来了,也会依法宣判,你难道就觉得皇上另有想法?”
肯定不是啊!
他哪敢这样想。
/:.
外面民意汹汹,他倒是想顺势做个青天大老爷。
不就是怕皇上日后想起来不高兴吗。
知府道:“宣判好说,只是下官想请殿下指点,在这文书上一同签字。”
证明这事不是他一人所为。
以后扯出来,他也有个靠山。
大皇子看出知府的意思,深深看了他一眼,又想到父皇的名声,竟然不好下笔。
过了好一会,才在断案文书上签字。
这也证明,知府可以放手去断案了。
无论断成什么样,都有人顶着。
等皇上身边人的太监过来时,那涉案人员已经到齐。
原告扬州一家,并有四五家丢了女儿儿子的百姓。
被告为被揭发的人贩子,再有荣王府的儿孙。
每个人的脸色都极为难看。
尤其是被告,脸上喷火地盯着知府。
似乎在说,一个小小的知府,还敢管王府的事,胆子是不是太大了。
再看最上位的大皇子。
去年在太庙的小半年里,难道就没吃够教训。
为何还敢管皇上的事。
皇上,可不止你一个儿子。
而赶来的太监脸色同样难看。
皇上发了好大的火。
若不是强行扣着张老道,那老道也要被审。
这种情况下,太监也不好走,他需要了解衙门审案的情况,及时汇报给皇上。
所有人都知道。
不管这案子审成什么样。
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处置荣王,百姓们肯定不会同意。
只看街上行人愈发少了,就能看出来大家的态度。
处置了荣王,又让皇上的面子往哪放。
人人都知道,荣王心腹张老道,如今在皇宫里住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