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就是纪霆来当越池府当知府的第三年。

培育好几年的稻种,终于可以分发到各地了。

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这些稻种几乎按需定制。

等到宝泽二十年种植的时候,一年两熟三熟的稻子让当地农人都有些不适应。

长的太快太好。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梦里才能出现的场景。

当然,其中也有捣乱的人。

想要找机会陷害纪霆。

皇上也想找机会重新掌权。

可这件事,只让太子更加依赖纪雨,甚至纪家人。

毕竟纪家所有人做的事,都没有私心。

任谁见了,都挑不出错处。

太子只会更加信任纪家。

纪霆叹口气,多亏有家人在,否则他在外面的事情,绝对没有现在那般顺利。

而稻子良种种下去,只是个开始。

不到四个月,这稻子竟然直接收获了。

根据各地百姓的反馈。

口感自然不如正常的稻子。

但产量高,种植周期短,足以弥补口感的问题。

多数人只求吃饱,口感这种事,并不在大家的考虑范围。

稻子一经推广,直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尤其是出生人口,在几年之内迅速增长。

这简直是个循环。

粮食增产了,人口就增多,然后粮食又不够吃了。

好在这种时候,文家书院的工科,已经开始有成效。

主要是他们按照纪霆给的方向,果然做出效率更高的东西。

比如更好的冶炼技术,矿产开采技术等等。

事情到这一步,多数人还不知道纪霆想要做什么。

可现代人看到这一点,大约明白什么。

必须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

否则很多问题依旧存在。

纪霆越做下去,越觉得事情极多。

可南正国里,不仅是他在做事。

不管当年皇帝以什么样的心情,提拔了南正国内少见的天才。

而他们也不负天才之名。

都在各地有所成就。

就连几个王爷家的幸存者,甚至太后娘家阚家人,都在自己的任地做出些什么。

不少人提起宝泽十二年的进士,都会高看一眼。

因为那一年的进士,似乎格外耀眼。

当年状元纪霆自不用说。

他培育出麦稻,两种高产种子,就已经很厉害了。

更不用说,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修缮水渠,修桥铺路,对当地百姓只有好处。

而且只要财政松口气,便会减免赋税,好减轻百姓们的压力。

整个越池府虽然位处边卫,但经过他三年的治理,已然有路不拾遗的迹象。

对南正国也更为效忠。

能把边府治理的如此之好,可见的他的本事跟贡献。

有了粮食托底之后,其他地方就能做更多事了。

比如宝泽十二年榜眼袁秉亮。

他一直是最不突出的那个。

但熟悉他的同年都知道,这人心思缜密,而且做事颇有些不走寻常路。

当年跟王府对抗的时候,他也是出头人之一。

外放之后,大家注意力都纪霆身上,他去的地方也是比较偏远,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任地之时的凶险。

当地豪强勾结,跟官吏绑定之深,听了都让人害怕。

袁秉亮在那边几经波折,总算清扫一批,期间还遭到不少暗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