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要新郎官猜谜对诗,这是闹洞房的老规矩了。
新郎官在门前略作迟疑,几个谜面都应对如流。待进了西厢院门,却又被阮玉、江砚深带着几位公子哥儿拦住了去路。
阮玉执扇轻笑:“要过此门,须得说出新娘子三样喜好才是。”
新郎官闻言微怔,沉吟半晌才道:“爱饮雨前龙井?喜绣海棠花样?常读......”话未说完便被众人哄笑着打断。
“不对不对!看来新姑爷平日还不够上心呢。”
闹得正欢时,杏儿见时辰不早,从袖中撒出一把金叶子。众人哄抢间,总算让出一条小道。
新郎官行至房门前,忽又顿住脚步,手指悬在雕花门扉上,竟有些踟蹰。
“姑爷这是怎么了?”小丫鬟起哄道,“脸都红到耳根子了!”
“新娘子等了这许久,
姑爷莫不是怯场了?”
在大伙儿的催促声中,新郎官终是推开了房门。但见满室红烛高烧,锦帐流苏,就连案上的花瓶都映着喜气洋洋的光。床榻上铺着大红锦被,处处透着新婚的喜庆。
房门轻阖,新郎官静立门前,目光灼灼地望着床榻上那道端坐的倩影,却迟迟未动。
沈支言听得动静,指尖将绣帕绞得愈发紧了,心口怦然作响,竟又洇湿了盖头下沿。她几欲抬手掀开这碍事的红绸,好亲眼瞧瞧那人是否安然无恙。
脚步声渐近,一步一步似踏在她心尖上。
较之初嫁时,此刻竟更教沈支言心慌意乱。待那双大红锦靴停驻跟前,她从盖头缝隙里瞧见流云纹的鞋尖,才稍稍放松下来。
她伸出手,可悬在半空许久,对方都没有抓住。
满室寂然,唯闻红烛哔剥。
她轻轻叫了一声:“薛召容?”
——
半个多月前。
薛召容离了京城,与鹤川兵分两路,一路向北疾行。
抵达北境城时,他去了舅舅家。彼时舅父云尧在北境已颇有建树,城中百姓见着都要尊称一声“大人”。
这北境城的人与西域人原是同宗同源,百年前一支往西成了西域部族,一支往北建了这北境城。
两地子民虽血脉相连,性情却大不相同。北境人最是聪慧明理,行事沉稳有度,骨子里透着铮铮傲气,既不任人欺凌,也绝不恃强凌弱,最是讲究规矩体统。
更难得的是,北境城的姑娘们个个明眸皓齿,姿容出众。那通身的气度,带着北地女儿特有的飒爽风情。当年薛召容的舅父奉旨来此办差,就是在城东的茶楼里,遇见了如今端庄大气的舅母。
当时的舅母在北境颇负盛名,不仅生得明艳动人,更是文武双全。她父亲虽只是个县主,却帮着知州将北境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舅舅亦是重情重义之人,待妻子如珠似宝,后来更是为百姓修筑水库,解决了困扰北境多年的饮水难题。
薛召容风尘仆仆赶到时,舅舅云尧见着他先是一惊,随即将他引入内室。北境的风较之中原更为凛冽,进屋后云尧亲自为他拂去肩头尘土,眼中满是激动:“召容啊,舅舅万万没想到你会来。这北境城的风沙是大了些,不过我已命人着手治理。假以时日,定能让这里也变得同江南一般,处处青山绿水。”
云尧说着,眉宇间尽是笃定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