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她之前自己做过,不算难,也不难看,甚
至她觉得比买的舒服,更贴合,就是没有海绵,需要多塞两层细棉布,有点费布料。
所有东西买好,刚好十一点半,快中午。
他们早上近九点出门,小半天时间,领了证,迁了户口,还买了办酒穿的衣裳,速度称得上快。
也是顾若什么都想省钱,能不买的尽量不买的缘故。
“在街上吃了回去,还是回去吃?”
从裁缝铺出来回到停靠摩托车的地方,孟添把大包小包装进带来的尼龙袋,抬手看一眼时间,偏头问道顾若。
顾若犹豫了下,“你饿了吗?”
“要是饿了,我们就在街上吃了回去。”
孟添微顿,她这么问,就是不想在街上吃饭。
他也猜到了,饭店的饭菜不便宜,她刚才买办酒穿的衣裳都宁愿在外面摊子上买,哪里会舍得花这钱,不过是为了迁就他。
她虽然说和他领证了,但她还没把他当作丈夫,和他说话都客客气气的,带着小心询问。
或许,她现在更多的把他当成了她的,恩人。
孟添只想到这个词。
但他不想做她的恩人,只想做她的丈夫,她的男人。
她可以对他随心所欲,予取予求。
“还没有,你呢?”孟添看一眼搁在地上还没绑上车的尼龙袋,道。
“我也还没饿。”顾若立马说。
“我们家午饭都吃得晚,习惯了,不到饭点不会饿。”
“那要不回去吃吧?我早上出门的时候泡了些粉在盆里,可以煮个酸辣粉条吃,家里正好有一坛子泡椒白菜可以吃了,年前炸的花生米也还有。”
“嗯,我们回去。”
孟添应她一声,便去找来绳子绑好尼龙袋,再扶了她上车。
到家快十二点,赖桂枝和顾良才都不在家,不知道是赌场还债去了还是又去医院了,顾若也没心思去猜,她拿钥匙开了门,孟添帮她把东西拎进屋,她去厨房把早上存在瓦罐里的热水倒了些出来给他冲了杯白糖开水。
“你坐会儿歇下吧,我去煮粉条。”
“我去吧,你的手现在别碰这些……”
孟添接过她手里的搪瓷缸,道,想起自己厨艺不好,他顿了瞬,“或者,你在旁边指挥,我来做?”
顾若听到这话看了他一眼,盘山村的男人们都有些大男子主义,觉得家里灶头上的活都是女人该做的,每天除了外面的活家里的不管大事小事一事不照,别说厨房烧饭,就是扫把倒了都不见得扶一下。
顾良才刚娶赖桂枝那几年,赖桂枝漂亮,年纪更小,三十岁的男人手里有钱,有手艺,身边有徒弟带着干活,意气风发,让赖桂枝什么也不用干,那几年赖桂枝走哪儿都让人羡慕。
后来家里条件不如以前了,赖桂枝开始弄家里灶台一应事,大家反而觉得理所应当,认为女人就该操持家务。
盘山村许多女人都是,白天跟着男人一起出去地里干活,回来了还要紧赶慢赶把家里的衣裳拿去小河边洗了,再烧一大家子的饭菜,吃完收碗刷锅再给一大家子烧水洗漱,整天人忙得像个陀螺没停过,家里有女儿的人家会稍微轻松些,可以把家里的一档子事丢给几岁大或者是几岁大的女儿做。
顾若以前就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