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弟现在并非孤身一人了。”

许栀和跟着陈允渡并肩站着,她并不排斥这种家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甚至还有点喜欢。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怪不得他如此真挚又热烈。

天色渐晚,辞别之后,陈允渡与许栀和携手当归。

夏日村中蛙声四起,微风阵阵,满天的星子闪烁不休。陈家众人依依不舍,送到村口,直到人影都瞧不清了,才折返回去。

月光如辉,许栀和脚有些酸痛,转头去看陈允渡的神色,他静静望着天边的明月。

久到许栀和以为他在心中无数遍默念“低头思故乡”之际,陈允渡忽然偏头看向她,“今日饭前,栀和想说的是什么?”

许栀和一怔,没想到一路上陈允渡一言不发,在想这个。

她眉心筱然一松,就连着迎面吹来的闷热晚风都觉得可爱起来,她语气中带上了几分轻快,小跑了几步,回头看他,“这个啊……我还不能告诉你。”

陈允渡晃了晃神,片刻后抬步追上,袖口灌满晚风。

第36章

转眼间,三天过去。

梁伯天不亮就去了行当,挑挑拣拣,选了一辆驴拉的板车,给了车把式三十文钱,车把式就笑眯眯地跟着他回来装货。

驴板车停在门口,良吉将要带走的行李包袱一包包放上去。

等候的功夫,车把式闲不住,一边用汗巾扇着风,一边好奇地打听。梁伯闻言,笑着道:“我主家要入汴京求学。”

汴京啊,那可是大宋都城,只在话本子里见过的地方。车把式顿时竖起了大拇指,“能入汴京求学,你主家日后前途无量。”

梁伯笑应了。

等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完毕,车把式斜坐在板车前头调试缰绳,等确认无误后,转头道:“主家,娘子,可以出发了。”

许栀和在陈允渡的搀扶下坐在马车边缘,身旁是方梨、秋儿与良吉,加上车把式,六个人,团团将里面的包袱围在中央。

驴车走得很慢,梁伯站在宅院门前,佝偻着腰,朝着这边挥手——

“一路顺风,到了汴京,记得报平安。”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í????ǔ???€?n??????Ⅱ?5?????????则?为?屾?寨?站?点

庭前的荷花掉落了几片花瓣,露出内里鹅黄色的莲蓬,蜻蜓栖在荷叶上,不一会儿又飞远了。

许栀和心中蓦然产生了一抹不舍。

陈允渡望着她微微失神的侧脸,伸手将她的指节包在掌心。

板车上人多,驴车走得很慢,赶到渡口的时候,水面上蒸腾的白雾尽数散去,大船上人头攒动,上上下下地卸着货。

津渡人也多,三两成群,衣着简朴,肩背包袱。

水阳县的渡口不是私渡,而是有官府文书的官漕。船工与衙役坐在茅草搭成的小棚子下头登着名册,今日有一艘发往荆州,一艘去往汴梁,其余都近些,去临安需要等后日最早的一班。

良吉将东西扛到棚子下头,回头跟在陈允渡的身后。

听闻几人要去汴梁,衙役抬头多看了几人一眼,见大包小包,以为是去京城投奔亲戚,略扫了几眼物什,便埋头登名。

“辰时二刻准时发船,郎君莫记岔了时辰。”船工提醒道,“若是没什么需添置,也可上船入仓候着。”

许栀和回头看了一眼秋儿,后者低着头,安安静静。

陈允渡道:“东西备全了,还请带路。”

五人便跟着船工踏上了一艘两层楼高的大船,顺着搭梯而上,船上已然坐了人,不过都不熟识,各忙各的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