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奇地探头张望了一眼。

“你看什么呢?”

门口只有悬挂着一双灯笼,在风中摇摇晃晃。

陈允渡牵起了她的手,将她带回来,“风。”

风吹动树枝。

何娘子与丈夫做贼似的窜回了家中,等一碗水喝完,她才不敢置信地往自己的丈夫,“你看见了吗?宫里面的人!”

陈允渡和许娘子怎么会和宫里面的人有交集?

何娘子的丈夫看着精神有些恍惚的妻子,伸手在她背上轻轻拍了拍,“莫慌,莫慌,都过去了。”

他瞧着陈允渡的面相,应当不像是出尔反尔之人。

“可是……”何娘子想起许栀和最后落在她身上的那一眼,满心满怀都是惊恐,她来回踱步,“若是他们报复回来,我们两个老的尚且不足惜,大郎怎么办?”

何娘子的丈夫看着陷入惶恐之中的何娘子,闭上了嘴。

今日事后,好面子的何娘子在众人离开后在家中闹了一通,她抱着何大郎絮絮叨叨了很久,直到夜幕,才偷偷摸摸出门。

她不敢在巷子中引起邻里的注意,谁知道刚一回来,正看见豆紫色的内宦服装在陈允渡家门口站了一小列。

“不行,这儿住不下去了,”何娘子来回走动了几步,下定决心,“现在他们顾忌着除夕不计较,若日后翻旧账,焉有我们一家子活路?”她打定主意,立刻说道:“快去收拾东西,我去叫大郎,我们走……!”

何娘子的丈夫一时间愣在了原地。

……

御赐的伤药用的瓷瓶颜色均匀,质地温润,里面的药粉也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下面压着一张纸,详细介绍了这几种药的用途和用法,许栀和看完,选择了其中一瓶促进伤口愈合的倒在他的掌心。

陈允渡望着许栀和慎之又慎的神情,知道这样做能让她心安,于是随她去了。

除夕过后,即是新岁。

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九,街道上都洋溢着新春的喜悦。

有宋仁宗的刻意压制,朱雀门两根箭射偏伤人的消息并没有流广——人们对于没真正造成伤害的事情总是遗忘得格外快。

众人更为津津乐道的是舞狮象戏的精彩纷呈。

毕竟有好些年,京城未曾这般热闹了。

梅家一行人初四出发,从汴京到祖宅路上花费大半个月,再次回来已经是二月底。

甫一回京,梅尧臣就派人喊了陈允渡过去。

梅府的梅花已经谢了大半,但并不显得萧条,满园枯木冒出了一点新绿,装点着萧索了一个冬日的院子。

陈允渡步入正堂,房中除了梅尧臣,还有另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人,头戴着围帽,下巴略留了一些胡须。

梅尧臣看见陈允渡的身影,立刻扬起了笑,看向身边的人,语气轻快道:“这位就是我和你提到过的陈允渡!”

陈允渡不明所以,朝着两人微微俯身。

“允渡过来,”梅尧臣招呼他过去,“这位是欧阳学士。”

被称为“欧阳学士”的人摆了摆手,“不说虚名了。”他宁静的视线落在陈允渡身上,笑着颔首,“我名叫欧阳修,也号醉翁,听尧臣说,你背过《醉翁亭记》?”

陈允渡略怔,旋即俯身问礼、作答:“回欧阳学士,允渡背过。”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