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许栀和的旁边。
看完,王维熙就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惊叹——这两个字的笔画,能在他见过的所有字中名列前茅。
他第一反应是“自己能行吗”,第二反应是“姑娘取的名字可真有文化”,第三反应是“自己一定可以的”。
从前没有教导他都能学会那么“多”字,现在有姑娘和姑爷可以询问,一定可以学会。
他几乎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会自己的名字。
许栀和看出他的急迫,将纸笔递给他,“你先练着,明日午时你挑上两筐金酥薯蓣去鸿胪寺卖,价钱定为十文钱一份。”
她说完,伸手比了个大小。
王维熙前段时间很清闲,今日才收到了除夕以来的第一桩事:去常府取账本回来。至于在家中扫地挑水这些事儿,他都不觉得算是什么工作。
终于听到许栀和给自己分配事项,王维熙脸上有按捺不住的笑意,他在心中暗暗记住许栀和比划的大小,拍着胸脯道:“好嘞,姑娘。”
早上将水挑满,和方梨一道将菜收拾出来,午时去鸿胪寺门口,晚间回来练字,这样一整日都能充足,他才觉得自己不像是光吃饭不做事的米虫。去鸿胪寺门前摆摊这事儿他熟悉,之前他就在应天府书院门前摆过摊。
许栀和见他活力满满,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世界上存在像她这样不太爱动弹的,自然就有像王维熙这样闲不住的。
此事敲定之后,许栀和在心中规划了去看新铺子这件事。金酥薯蓣还只是单一的形式,挑着担去卖就已经足够了。新铺子还是延续应天府的形式,做出符合普通民众的饭菜吃食。
她将要做的事情记在纸上,然后拿起从常府带回来的账本翻看。王维熙见她忙起来,不再打扰,自顾自拿了纸笔去一旁练习。
许栀和将自己写过的纸张也给了他,他不急着直接动笔,而是细细看着纸上字的间架结构。越看,越觉得未来阳光灿烂,明媚无双。
账本经过常庆妤的手,本身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许栀和扫完一圈,将账本合上,算清自己的财产余额时,脸上的笑容淡了淡,连带着翻书都更起劲了。
这些书本是上次和陈允渡一道去梅府带回来的,除了一些食谱、植物记载,还有一些酿酒的酒经。酒经不是许栀和主动要的,梅尧臣捋了捋胡须说:“这些是永叔放在这儿,嘱咐我一定要转交给你们的。上次你们拎的那个酒水,是他搞错了,原先要给的果酒是清梨果酒。”
说完,梅尧臣还关切地问了一句:“那酒水没误事吧?”
许栀和乖巧道:“……没误事,梅公放心。”
梅尧臣笑道:“那就好。要是你们任何不适,我替你们去找他算账。”
第107章
此刻,那本《西山酒经》正摆在桌子最上端。
许栀和指尖蜷缩,忘记脑海中梅尧臣关切的脸庞后,伸手取出那本靛蓝色封皮的酒经。
酒经看起来有些年头,用粗麻线装订,书页上呈现出秋日残阳的颜色,一眼就能看出它曾经被岁月千百次的抚摸,边缘微微卷曲,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沧桑。
里面的字迹出自不同人的手笔,最早是谁已经无从考证,字迹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潦草有工整,一言以蔽之,毫无规律可循,不知道这本酒经先后转手了多少个人。
纸张上有褶皱和折痕,部分地方还有墨迹晕开的地方。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