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辈子因为庾氏还在,她们一家不必似前世一般留在老家了,自然,裴家也要开始分家了。按照大齐户令曾有言: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

原本按照规矩,裴老

夫人也能留一部分当作养老财,将来等她过世再次析产,裴老夫人此时却选择全部放弃,并言明公中动产和不动产都均分,如此让族中之人赞颂不止。

裴家本是当地的地主,然而又有六房,族老们更偏向有功名的长房和六房分的多一些,裴大爷和裴六爷倒也不要这般特殊对待,都想着均分就好。

就连当地主持分家的县令都道:“不愧为河东裴氏东眷房出身,兄弟和睦,难得一见啊。”

如此一来,鲁氏和陆氏这样没了丈夫或者丈夫病倒的妇人也松了一口气,因为如果硬抢,她们肯定是抢不过其余几房的。没别的缘故,分家她们都不能去到当场。

二老太爷当年和裴老太爷分家时,是知晓裴老太爷的家产的,当时算不得很多,可陆陆续续这么多年裴老太爷官做的越来越大,财产当然也不少。

分多少银钱的事情,庾氏似乎也不是很在意,她正在命人收拾箱笼,准备去泉州,据说要先走陆路,再走水路,山高水长的,还得多带些家丁,似乎千头万绪。

分家析产就分了整整三日,舍娘正听裴以清道:“家中五十顷地,我们六房分了十顷。”

一顷就是一百亩,十顷就是一千亩地,还算不错了。

“分给咱们得就是西跨院和后面的七丈地,我打算让人先用围墙围着,如此也能再做一起。除此之外就是现钱三千两,其余的就是一些下人、器具、马车、衣料这些……”裴以清断断续续的道。

舍娘听的分明,倒是对分家的财产没什么异议,至少比前世强点,况且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她爹只要仕途还不错,还会有进项。

这次分家当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六房觉得满足了,长房也还可以,反正现在摆脱了这么些累赘,她也不必那般累了,女儿的前途也有保障,老太太已然明确说过,绝对会给舜娘找一位如意郎君。

二房却觉得自家分少了,只分了六顷地,据说是玥娘的嫁妆之前用了公中的钱,故而抵了。但鲁氏很清楚,这不过是说她没儿子,怎么五房分了八顷,三房分了八顷,就长房和六房分了十顷。

分的那三千两,还要给女儿置办嫁妆,她还要养老,怎么够呢?

可是够不够的,她也不敢真的去大闹,毕竟家里无男丁,大女儿要娘家出头,小女儿出嫁都得求助族亲。

也只能忍气吞声了。

四房当然也不满意,四房因为无子,也只分了六顷地,众人还觉得他们根本不应该分,觉得他没儿子,分了也是浪费。

当然明面上说分给她们的院子大些,田亩少些,的确是大一些,但也不能住人,那是假山所在的地方。

霍氏看向丈夫:“不是说均分的吗?”

“什么均分?巧立明目偏分罢了。”裴四爷主要是没儿子就没有底气。

霍氏则道:“我听说可以先养着一个孩子,才能带出个孩子来,我娘家有个侄女,不如让她过来咱们家养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