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娘素来不爱女红,便在桌上弹琴,她以前在京里的时候琴弹的不好,后来段娘子教,她总算是弹的有模有样了。
姐妹二人正各自忙碌时,见一个穿翠纱裙的姑娘过来,她梳着堕马髻,满脸笑意:“这个天气,我母亲不让我出来,我却偏偏觉得闷的紧。”
舍娘笑着:“林姐姐来了,我还打算等会儿雨停了,找你说话去。”
这姑娘是泉州府同知的女儿林月窈,她今年十三,比舍娘大一岁,二人几乎一见如故,很能说的上话。
所以,她这么一来,舍娘就请她到自己房里说话,让人看茶来。
林月窈随她到房内,见里面布置的十分清雅,靠里边放着一张黑木床,床上铺着青翠的草席,帐幔是珍珠白抽金纱所制,挂在银钩上。
床挡头放着一扇黄花梨素棂格衣架,靠西边放着一张小巧带着铜镜的梳妆台,东边则放着多宝架,靠窗户的下方不远处放着条案,圈椅。
条案上放着笔架、砚台、还有未看完的书籍,几案旁放着月亮桌,桌上放着大小两个花瓶,冰裂纹瓷瓶插着黄色的玫瑰,霁青百花瓷梅瓶则插着红色的玫瑰海棠。
正中则是放着一小苏式张一腿三牙束腰方桌,四周放着四个秋葵绿釉开光绣墩。
“林姐姐,坐吧,位置太小,让你见笑了。”舍娘笑着请她坐在绣墩上。
林月窈笑道:“都差不多大的地方,只不过我们家只有我一个,所以位置大了些,我倒是羡慕你们姐妹在一处。”
“我们姐妹俩还时常不对盘呢。”舍娘玩笑道。
林月窈家里有三位兄长,才生了她一个女儿,因此,她算得上是林家的掌上明珠了。林夫人是个圆脸爱笑的妇人,林月窈虽然名字里有个窈字,却不是很瘦,她生的很有福气,脾气也好,性情很敦厚。
故而,她听舍娘这么说,忙岔开话题:“你们前面住着徐通判的女儿,家里也有两姊妹,成日为了衣裳、首饰、吃食相争。如今徐大姑娘被她姨母家接过去一年,才消停些。”
舍娘住这里几日,也了解了一些,知晓徐通判原配生了徐大姑娘后就得了病,撒手人寰,后来娶的继续又生了一儿一女,徐通判的夫人是个和她五伯母曹氏一样的妇人,自然对继女也不是很好。
又听林月窈道:“徐大姑娘的姨母说起来也出身不凡,正是现任礼部侍郎的儿媳妇。”
“原来如此。”舍娘想自己还曾经是礼部侍郎的孙女呢,现在还不就只是个六品官的女儿了。
林月窈算是把此事岔过去了,舍娘又请她一起看书,她攒下来的银钱几乎都买了新书,市面上的游记、话本她这里都有,这也是林月窈愿意来的缘故。
“这是新出的《月出》,我看故事不俗套,且用辞优美,我哥哥就替我买了回来,只不过上下两册太多,我也只把上册看完了。”舍娘笑道。
林月窈道:“我就巴不得这么安安静静的看书,偏生本城郭家下帖子请我参加什么诗会,不如妹妹陪我一起去吧?”
舍娘摇头:“人家也没有请我,算了吧。”
“这有什么的,你们才刚来,她们自然不知晓你,我让她给你多下一张帖子不就好了。”林月窈如此道。
见她如此说,舍娘方才点头。
林月窈也很周全,并没有只送舍娘一张帖子,还帮丽娘也要了一张帖子来。庾氏也巴不得姐妹二人能出去玩玩,别老拘在家中,等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