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氏让乳母抱着雱哥儿,又笑道:“原本也是应该的,儿媳妇没在您身边伺候,已经是大不孝。您六十大寿,怎么都要来的。”
说罢又让人送了礼物过来,杭罗十匹、西湖龙井两匣、核桃两担、海货两担、檀木拐杖一根,八仙过海玉杯一套、时兴妆粉一匣、金丝飞凤纹衫两套,紫檀木镶大理石屏风一扇。
花太妃虎着脸道:“六郎不过做个四品官,你们又刚嫁了女儿,哪来的这么些钱置办这些?别把家底掏空了。”
“这也没什么,您千万别放心上。”庾氏并不是很伶俐的人,这般说起。
舍娘笑道:“祖母,这些虽然搜罗起来辛苦,但爹娘都开心着呢。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您给我爹娘孝敬的机会,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花太妃见庾氏这个做母亲的笨嘴拙舌的,倒是舍娘聪明外露很会说话,脸上也笑开了:“你这么一说祖母也开心。”
一语未了,见外面走进来两位年轻妇人,走在前头的那位身着湖蓝色方领竖襟上裳,底下着玉色暗纹折枝花裙,后头一位则着白银条衫子,豆青色比甲。
舍娘料想她们便是花太妃的两位儿媳妇,果然,听花太妃介绍道:“这位是你三叔母,这位是你八叔母。”
“民女裴氏给辅国公夫人,奉恩将军夫人请安。”舍娘心知肚明,虽说她们的丈夫和自己的爹是一母同胞的,但是身份不能相提并论,就不能真的这般喊。
果然这两位脸上都舒展开来,嘴上说着:“姑娘何必客气。”
看,自己不拿大是对的。
花太妃对两位儿媳道:“你们且陪着她们母女去王妃那里见礼,怎么也要和主人家见面才是。”
花太妃的长媳辅国公夫人娘家姓秦,次媳娘家姓许,二人都很客气的带着她们母女过去,雱哥儿便让乳母带着先安置。
秦氏拉着舍娘的手,上下打量一番,才笑道:“你别拘谨,来这里就当自己家一样的。”
“太妃和两位夫人爱惜,我们真是受宠若惊。”舍娘笑道。
秦氏夫人带着她们从颐春院后面上抄手游廊,又从另一垂花门出去,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才到一座大院。
“这里就是襄王妃的院子,我和你婶母带着你们母女过去,点个卯就回来。”秦夫人说完还眨眨眼睛。
舍娘听她自称婶母,才从善如流道:“一切托赖两位婶母了。”
听庾氏也道:“两位夫人可别让我们出丑。”
事实上,襄王妃这里正在忙庆王世子过来宣旨的事情,他们现在住在驿馆,已经差人说明日过来宣旨,让她们准备。
故而花太妃的侄孙女过来,襄王妃就没什么功夫见了。然而,她本是户部侍郎的女儿,出身极好,嫁的也极好,进门还生了个儿子,可谓一帆风顺,然也有所不及之处,便是和继婆婆关系不好,还好之前一直有花太妃在旁转圜。
故而,她也给这个面子:“让她们进来吧。”
原本只是以为是普通见上一面,不曾想等舍娘进来时,只觉得光明满室,这姑娘年不过十五六岁,云鬓双鬟,竟然生的十分姝丽,缓缓走过来时,只觉得绰约窈窕。
秦夫人赶紧介绍道:“母妃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