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染上了瘴气。
要知道当年她爹去福建那么远的地方,娘都跟着去了的。
大伯官拜通政使后,身体就不大好,屡次想辞官,老太太不让,这下命都丢了。
裴老夫人老年丧子,更是一番痛哭,又有四伯父帮助操持葬礼后也病了,花太妃专门打发人给四百送了一回药材,霍氏忙不迭的又去谢过。论交际,霍氏比庾氏还强,但花太妃更喜庾氏老实。
娘家虽然出了这些事,但舍娘在王府也是革旧除弊,先是药房的问题,每年医正院光看人参一项,支出就是大头,她和李琚商议好了之后,把这项去掉,平时配药皆有定数。
再有王府下人,派系纷繁杂乱,得慢慢肃清。
这些都要强有力的手腕,且没有掣肘,以前她协理庆王妃时,这些事情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她掌权,一样一样理顺。
她人又有耐心,又精力旺盛,条理清楚,这几年下来,庆王府大变了模样。
就连郡主回来,都觉得家里规矩十分的严,宫嬷嬷还与她抱怨:“如今别说是抹牌了,就是寻常不许传递物事,小丫头们也不许随意四处嬉闹。男女配人,还要问双方意见,不许随意陪,有人说她好的,也有人说她严的。”
郡主闻言道:“家里家外也亏得她操持着。”
宫嬷嬷心道这郡主原先不肯说自己嫂嫂一句好话,还多有怨怼,如今却又夸起来了。殊不知郡主近几年帮着管家,每有不懂,都靠嫂子出主意,她早已依赖的紧。
近来吴挺宠的那个妾,连着生儿女,小厨房上的人百般讨好,今儿要吃樱桃煎的鱼,明儿吃什么乡野小吃野菜饺子,她气那人没有规矩,巴不得有嫂嫂整治一番。
年底,外面极冷,李琚把老王爷接了回来,舍娘吩咐厨房做些素斋过去,李琚陪着其父吃喝。老王爷见李琚心态好,拍了拍他的手:“暂且忍耐些日子。”
“父王,便是那位有事,且还有皇子呢?”李琚如实道。
老王爷笑道:“这有什么,举凡成大事者,就不要太在意名正言顺,他是杀了自己亲哥哥上位的,再者,不是有隐帝圣旨吗?虽说他用心不良,但是关键时刻必定有用。”
即便被人烧了,但上面的字裴嫔告诉了舍娘,舍娘几乎是一字不漏的告诉了李琚,仿造一份易如反掌。
这就叫劣势变为优势。
建昌帝能够活这几年已然是老天撞了大运了,李琚明白。
到了次年三月,吃了两次败仗,宫里已经传出皇帝呕血的消息了,大皇子等人蠢蠢欲动,李琚串联岳父,让人举荐大皇子为太子,惹得建昌帝对大皇子一顿好骂,还踢了几脚,大皇子数月之后去世。
建昌帝也没真心想让儿子死,如此虽然前方胜了一仗,但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