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好几眼,主要那位卫王给她的印象太深
了,她就没见过那样随时随地窝着想打盹的人,还是这样隆重的大场面上。
连传出身体抱恙有一阵子的皇帝都抖擞着精神给人看,诸王、诸大臣更是卯足了劲儿表现,卫王仍是那副寻常给祖母见礼,照比别人差了力气少了利落的样子,太有别于众人了。
不知道别人注没注意到,反正崔兰愔是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还忍不住一再地瞅。
中和韶乐奏起的“豫平之章”惊醒了崔兰愔,皇帝已经带着诸王诸大臣们去了前面,她赶紧收敛起心神,随同一众嫔妃命妇,在徐皇后的率领下给陈太后行三叩九拜之礼。
想着事,后面观进献的寿礼时,崔兰愔都是心不在焉地跟在崔兰亭后头,和平日判若两人。
直到坐下来领宴时,崔兰亭附过来和她说,“对面有个脸生的小姐往你这儿瞅了好几回。”
崔兰愔仿似不经意地抬头,恰和那边对上,是位极娟丽柔美的姑娘,见崔兰愔察觉了,她含笑致意,很是大方得体。
崔兰愔回之一笑,心下已是了然。
平心而论,这位姚七小姐和谭绍很般配。
转眼时扫见和姚家隔的不远的项氏和谭莲,宫里不敢高声有大动作,崔兰愔微低头比了个福礼的动作,脸上笑盈盈的和平日没什么两样。
她这样,反让项氏和谭莲有些不过意了。
“娘,愔表姐往后该怎么办?”
“娘会帮她留意合适的人家。”
这会儿都盯着陈太后,李太后,还有卫王的事儿,没人注意这边的动向。
陈太后寿辰,宣宁帝的生母李太后没露面,头对外说是受寒不得起身了,可谁都知道是为着陈太后不愿见她,她容让了。
高宗时,李家是依附于陈家的。
陈家靠军武起家,手里掌着重兵,家里又出了陈太后,当时说是大郢第一门阀也不为过。
李太后之所以能进宫,是因着陈太后无子,李家主动表示愿让李太后入宫替陈太后生子固宠,陈家瞧着李家一贯顺服,李太后又是陈家的外孙女,对陈太后这个表姐多有尊重,遂同意了。
宣宁帝登基头几年发生的那些事,经历过的老人到现在都觉着心有余悸,权势动人心,可把握不好,真的是眼看着楼起,眼看着楼就塌了,多少曾经煊赫的家族就此湮灭。
若不是李家记恩,陈家哪会有如今的太平日子过,不然看徐皇后娘家就知道了。
只陈太后一直放不下,带着六岁丧母的卫王去了行宫,一住就是这么些年。
不过如今陈太后带着卫王回来,这些人倒没多想,以李家如今的位置和声望,那个位置除了李淑妃出的端王,别个连肖想一下都不能。
陈太后的年岁摆在那里,这回留下来该不能走了,观陛下的态度,只要陈太后这个嫡母没有过格的要求,他该是乐于多给陈太后些敬重的。
这会儿众人也有数了,之所以叫各家的小姐一同入宫,是要给卫王选妃,卫王是跟着陈太后的,他的王妃自然要得陈太后喜欢了。
陛下待陈太后很用心了,可惜他的用心良苦却要白费了,从始至终,陈太后笔直端坐在那里,只和几位老诰命说着话,对满殿的闺秀们并无多余的眼神。
卫王怎也是替父在陈太后面前进孝了,陛下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