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徐宪心里的激荡无法形容,彻底为帝后的胸襟和做法折服。

申阁老这些连插话的机会都未有,大事就已抵定。

震惊中反应过来,皇帝今日叫他们这些来西阁,该是就要说往北地出兵的事,因着被周衡拿来的八百里加急打断了,才成了这样的局面。

粮草和武备皇后带着商课提举司都备齐了,没有动用国库一分的银子,这让他们连上桌谈的资格都无。

两年前的南迁太过狼狈,无异于仓皇逃窜,朝臣里很多都有畏战心理。

这些年对鞑喇都是防御收缩之势,就连大郢战力的两大门面,甘陕的王效,山西的孟箴都有些疲战,生了同鞑喇谈和休战的想法。

之前李首辅多有考虑,若不是皇帝登基打断了,这会儿怕不是已派使臣往鞑喇去谈了。

/:.

只鞑喇靠天吃饭,岂会放着大郢这么大的肥地不劫掠,所谓的和谈就是割地拿银子换几年的安稳,待那些填不满鞑喇的胃口时,就是鞑喇大军压境时。

可知道是一回事,却又心存侥幸,鞑喇是马上的族群,想来是打不过江的,有大江之险,

再不济就放弃北地,划江而治。

不想帝后暗自就筹备好了,一应商讨都无就定下了发兵北地。

这会儿有了鞑喇大汗乌木罕为小儿求亲之举,帝后更加师出有名了。

徐宪要带着子侄全力以赴,皇帝点了崔谡所在的羽林左卫出征,皇后一句反对没有。

帝后这样势在必得,徐家又是这样悍不畏死,谁没有筋骨脊梁,那点畏战的心理就丢到了一边。

申阁老当即表态道:“我等虽在后方,也会尽自己一份力。”

古尚书等纷纷响应,大殿里群情激昂起来。

皇帝就道:“如此诸位就尽心辅佐皇后,于鞑喇战事大胜时,功劳簿上也有诸位的一笔。”

这阵子不都是跟着皇后理朝事么,皇帝难得多话,怎么还是多此一说?

点头称是到一半儿,又都停下来,申阁老惊问:“陛下您要……御驾亲征?”

皇帝轻描淡写道:“有徐侯领兵,朕只是想巡视北地。”

古尚书等同申阁老一起劝谏道:“陛下是江山社稷所在,不可立于危地呀!”

皇帝眼神环顾一周,不屑道:“鞑喇还没那个本事伤到朕。”

他还是当初同崔兰愔的那句话,“朕虽不能横扫千军万马,于千军万马中取人首级却是手到擒来。”

申阁老等顺着他的眼神看去,一地的坍塌,再听到皇帝如此悍然说法,都没了话说。

下午,皇帝就发了告民书,往各处城门及出入的要道都张贴了。

告民书是洪佶拟的,没有华丽辞藻,用的最朴实易懂的语句,只要学完千字文的都看得懂。

上头历数鞑喇累累罪行,北地不平,大郢难安,镇北侯徐宪即日会带兵北上,驱除外患,天子守国门,皇帝会随军北上巡视北地……

这张告万民书,犹如湖水里炸起的惊雷,在应城及京畿州府翻起涛天巨浪。

应城及京畿各府里不少两年前随宣宁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