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馨偷偷生了儿子后,他们根本不信安王能成事,知道安王这样性子的很难劝回来,又可怜如太妃什么也不知道,就要因为安王

没了晚景,思来想去后就找了安王妃商量。

得了安王妃承诺往后仍会带她的两个孩子于如太妃那里承欢膝下,程家由程圭出面,同安王妃一起往崔兰愔面前告发了安王。

其实在端王告诉后,崔兰愔已从玄叔那里知晓了李家、平王、安王之间的谋划。

皇帝之所以放任不动,就是想在李家发动的时候将李家的势力连根拔起。

本来崔兰愔也没想提前行动,是李家左一下右一下地出手膈应她,摆明了是觉着皇帝不在,她只能被逼得节节后退。

她气性上来就压不下去,且她也不想忍了。

她先是让那些命妇回家闹起来,以致应城里和李家有来往的都和李家做了切割。

随后她找来孟怀宗,让他同虎贲右卫、鹰扬右卫、骠骑左卫的指挥使假意投了李家。

一边是步步紧逼,一边是机不再来,她这边又做出提前发动的样子,又将皇帝会提前南归的消息放出来,李家终是坐不住,将所有底牌拿出,提前入局。

李首辅自以为算无遗策,以为让平王跳出来,李家和安王都不露面,李家仍可从容行事。

就算这会儿败露了,也觉着能凭着水军将皇帝阻在江北,以此来同她谈条件。

当然,李首辅并不是盲目自信,从南迁应城后,李首辅就格外重视水军,并在大江沿岸布置了十万水军,想用这些水军占据大江之险阻住鞑喇铁骑南下。

而这十万水军一直牢牢握在李首辅手里,是他最后的底牌。

如今鞑喇还没南下,却正好用来阻住皇帝。

崔兰愔还知道,不止应城这段的大江上,往西往东的江面上都有水军布防,所以李首辅才会那样笃定地说,皇帝想过江比登天还难。

可事实真会如李首辅所想么?

还是那句话,可惜,他遇到的是皇帝!

崔兰愔懒得再理会,招呼青叔道,“咱们去城头上看看。”

“娘娘产期在即,还是少动为好。”申阁老等忙上前拦住,“有臣等去,娘娘回去安歇吧。”

“曹院判让我这几日多走动,说这样才利于生产。”

见劝不住她,申阁老等干脆也跟了上去。

崔兰愔想着再震慑一下也好,留了董承守着宫里,她率众臣一起往江东门去了。

江东门出去一路往西就是东水关码头,吴杨河就在东水关这里汇入大江,把住了这里,就是扼住了应城往北的水路,所以,为和大江上的水军呼应,来攻的四万军就在江东门外。

不过为防万一,崔兰愔听从孟怀宗的建议,由董承带一万虎贲左卫驻守宫城,剩下的七万禁军都分守在各个城门。

江东门这里,是孟怀宗和鹰扬右卫的指挥使戚昊带两万人守着。

而白叔和赤叔手底下的暗麟卫也都分守在宫里和各城门处,青叔这一支则紧跟着崔兰愔。

一行到到江东门城头时,东方已现鱼肚白,望着城下列队摆出准备攻城架势的四万人马,崔兰愔嗤笑一声,“吓唬谁呢?”

“臣观他们不会真攻城。”孟怀宗上前道,“不若我们杀出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