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麽?”

他们如今比的就是速度,谁能更快的掌控皇宫与京都,谁就是新帝。

但凡太子犹豫,亦或是退缩,只怕这新帝的位置就会落在十二皇子头上,一个尚且不能管事的皇帝帮不了她的福荣。

“娘娘别急,太子殿下有成算,而且您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咱们只能慢慢等着。”思书说。

五日后,承乾宫。

“娘娘,陛下下旨了。”

“甚麽旨意?”皇后快速地问。

“册封广春宫婉贵嫔为贵妃。”

“咣当”一声,皇后手里的玉如意掉在地上,发生了甚麽事?

伴随婉贵嫔升贵妃的消息,有信儿传来,有大臣上书弹劾太子结党营私,徇私舞弊,非储君所为。

南枝去东宫看太子时,太子正在练字,“殿下。”

“姑姑。”太子放下紫毫笔,用帕子擦了擦手,随后说道:“何哲文按捺不住了,父皇当真是不明智。”

“陛下年老体弱,臣子却还身强力壮,主弱臣强,乃祸端之兆。”南枝回答,皇帝会不清楚那封圣旨带来的影响麽?他肯定知道,可他还是那样做了,宁愿朝堂乱了也不愿意给太子上位的机会。

“孤的人已经查清楚了,何哲文接下来会弹劾孤蓄意谋反,之后他会拿出圣旨,拥立十二皇子。”太子看起来完全不慌张,“南枝姑姑,你回去告诉母妃与母后,让她们不要慌,管好后宫就行了。”

“其余的,一切有孤。”

南枝安心,太子自小不需要她与李安宁操心,成为了太子之后更是了,想了想,她说道:“还有一事,乔雪平那里的玉米苗培养出来了,一些新作物也正在培育中,但是还没有成果。”

当初乔雪平出海,南枝就曾给过他提议,去寻找一些种子带回来,譬如玉米苗,就是三年前他行商时跟当地人买到的,她一眼瞧出来是玉米,便给它起了名字,又让乔雪平寻农田种植。

“孤记得他还带回来一种红薯?与我们这里的大为不同,产量似乎也更高?”

“是,按照您的意思,在几个州县都有试验,在南边这些红薯会适应更好,亩产也会更高……”

太子听得很认真,他野心不止于当一个皇帝,还想当一个名垂千古的帝王,缔造一个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万国来朝的繁荣昌盛的国家。

首先就是要保证百姓们能吃饱,粮食永远是重中之重。

“一个乔雪平便能带回这么多好东西,若是有无数个乔雪平,想必大文的兴盛就在眼前了。”太子沉思,大文的港口只有三个,而且大多时候不作商用,商人们能出海的日子很短,一般只有三到四个月。

“殿下有宏图壮志,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了。”南枝说,“现下最重要的是解决困境。”

“十天,十天后一切就会尘埃落定。”太子望向窗外,“到那时,母妃就不必担惊受怕了。”

*

皇帝宠爱十二皇子,许他自由出入勤政殿,还有婉贵妃,甚至以下犯上,顶了两次皇后。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