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可别嫌老道吝啬。”
若是旁人在此,见了这两人的做派,听了他们的言语,必然大吃一惊,难以置信。
盖因这两人一个是京中最负盛名的道观上清观的观主,一个是新鲜出炉的广安侯。
国朝崇道,皇室郁氏上数三代都是道教信徒,先帝幼时多病,甚至拜入上清观为记名弟子,此后渐渐病体痊愈,身体愈发健壮,乃至百战余生,一手打下大魏江山。
小道消息称,当年大魏太祖尚为黄口小儿时,前任上清观观主与之道左相逢,一眼就看出他头角峥嵘,是帝王之相,只是胎中带病,又有夭折之险。其后果然应验。上清观也因此成为有实无名的“国教”。
因着这层关系,哪怕当今天子在清源真人面前也时常以后辈自居。而满京骄横跋扈的勋贵子弟,无一敢在上清观惹是生非。
更有许多人家,巴巴地带着子弟来上清观烧香,只求清源真人能见他们一面,夸他们一句,给他们的婚姻与仕途带来助力。
毕竟,上清观观主的相面之术,大魏太祖用过都说好。
奈何上代观主去世后,现任观主清源真人一心潜修不问世事,从不在人前现身,也不接受任何人家示好,高冷神秘至极,便是皇子皇孙的拉拢亦不屑一顾。
直到半年前突然传出京中声名不显的新任广安侯解鸣蝉与清源真人一见如故,得他夸赞的消息,众人的反应都是又酸又羡。
若是让他们看到清源真人与越殊真实相处的情景,发现越殊在清源真人这里的地位不是欣赏的小辈而是忘年之交,甚至连珍藏的茶都送出来、敬他胜过一国之君……这些吃柠檬的人恐怕连眼珠都能瞪出来。
当然,更令他们吃惊的恐怕是两人话里话外都不将大魏天子放在眼中的作派,言语中隐隐透出几分与凡俗中人不同的味道。
对此,清源真人有话要讲:我辈修行中人,本就不同于追求功名利禄的俗人!
作为上代观主收入门下的唯一弟子,在师父去世后身边竟无一个同道之人可以交流,如今难得遇上一位志趣相投的“道侣”,是何等幸运之事,只有清源真人自己知道。
他不得不庆幸自己在广安侯上山那天恰巧与之相见,否则就错过了一位良师益友。
两人初次相遇的场景,清源真人至今想来都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苍穹如洗的晴日,他在山中枯坐多日,心烦气躁结束闭关,便迎面遇上一位看上去弱不胜衣的少年。
本以为萍水相逢,不想擦肩而过之际,却被少年突然一声叫住:“道长请留步。”
“……方才我观后山灵气流动有异,冒昧前来一探,不知可是扰了道长清修?”
不开玩笑地说,他的话如同晴天霹雳,清源真人当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上下打量眼前这位怎么看都像是凡人的少年,半是纳闷半是惊喜:“小友能感知灵气流动,莫非也是修行中人?”
回应他的是少年的微微一笑。 w?a?n?g?阯?F?a?b?u?y?e??????????ē?n?????????????????ō??
“从前不是,很快就是了。”
“……你说的‘很快’,就是让老道传你修行法门?”
一炷香后,在后山开启私聊模式的清虚真人对着面前“空手套白狼”的少年,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一时很是有些哭笑不得。
转念一想,对方既然开口便道出“灵气”,纵然本身并非修行之人,应当也是接触过修行之人或者与修行有关的事物,既如此,二人何妨互通有无?
毕竟越殊求的又不是他师门的不传之秘,只是此界最普通最基础的大路货纳气法门。
清源真人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