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去地里时观察过,虽然稻花鱼起源也是古时候,可这一代却没人养。

养殖虽然需要时间,可他的酸汤不需要啊。

反正都做了两大坛,卖辣椒的同时,再卖酸汤,这不就全包了吗?

等鱼养出来,还可以连鱼一块包了。

等他病好,就去镇上的食肆、酒楼里转转,要是能谈成,他拿着配方就是供货商,这不比摆零摊赚得多。

日后要攒得下钱,就盘下铺子,自己开店。

第35章

插秧的事耽误不得,再晚几天,就要赶不上收稻的时间。

一年一季稻,光长就得五六个月。

姜宁十分有自知之明,他的脑子,研究不出一年两季稻子。

四月再不插秧,就是晚稻了。南方的天气,晚稻能不能活还是个问题。

之前发的秧苗,一共发了十二盘,主要是姜宁没经验,想着多了还好,就怕少了。

半亩多的水田,十二盘肯定是够了的。

所以姜宁病一好,着急忙慌地拉着卫长昀去插秧,生怕慢了别家好几步。

开玩笑,等到秋天,大家都割稻子、打米了,他家稻子还在地里长,那多……

不就少人帮忙了吗?

姜宁把秧苗往地上放,忍不住叹气,“真够重的。”

卫长昀走在他后边,把余下的放好,“你才病愈,歇会儿再下去,要是累了就到田埂休息。”

姜宁戴不惯斗笠,艰难地扶着帽檐,仰起脸垂眼看弯腰挽裤腿的卫长昀。

“我没这么弱。”

卫长昀扎好裤腿,又挽了袖子,“诚实是一种美德。”

姜宁:“……”

“那我少插几路不就好了,三分之二交给你,我弄三分之一。”

卫长昀看他扶着帽檐别扭的手,直起身时顺手替他弄了下,又把绳子系好。

“好。”

“这样戴会难受吗?”

姜宁嘀咕一句,才道:“还行,就有点沉,等插完秧,下次我编个轻的。”

说起编草帽,再过一阵就是夏天,要不再编个凉席吧。

不然没风扇,得多热啊。

“那就辛苦嫂嫂了。”卫长昀说完,赤脚走进田里。

雨后田地积了水,又是翻过的土,一脚踩进去,脚脖子一会儿就能陷到土里。

卫长昀转过身,端着一盘秧苗走到田地的一角,顶着不算晒的太阳,弯下腰,把手里的秧苗插到泥里。

一窝三株,保证存活率。

姜宁赤脚站在田埂上,亲眼看着卫长昀把第一株苗插进泥里,和着一阵风吹过,鼻息间只有草木的清香,还有雨后泥土的气息。

往远处看去,青葱郁郁的山,被雨水洗过,透出生机勃勃的春意。

姜宁深吸一口气,扫过周围田里正插秧的其他人,心情莫名好了起来。

虽然没有现代科技,可这日子也不错。

“宁哥儿,你病好全乎了吗?”

赵秋家的地离得不远,老远看见姜宁和卫长昀,就过来了。

姜宁刚要挽起裤腿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